↑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1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气象台天气预报,出现大雾天气将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胶体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pH=1的含有Mg2+、Fe2+、Al3+三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 )
    ①Cl-     ②NO3-     ③SO42-      ④S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B.乘地铁上下班
    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B.2.3 g 钠被O2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为0.1NA
    C.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一定是0.3 NA
    D.等体积、等浓度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氢离子数之比为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
    ①2BrO3-+Cl2=Br2+2ClO3-
    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
    下列按物质氧化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Cl2>BrO3->ClO3->IO3-
    B.BrO3->ClO3->Cl2>IO3-
    C.ClO3->BrO3->IO3->Cl2
    D.BrO3->Cl2>ClO3->I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荣获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iO2是生产光导纤维和粗硅的主要原料
    B.SiO2与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
    C.SiO2与CO2(干冰)的晶体结构不同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
    A.HCl的电子式
    B.CO2分子比例模型:
    C.NH4I的电子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野外作业时,可用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食品.由铁屑、炭粒、食盐、水、空气组成的原电池中,铁屑作( )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2年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Fe原子,有关F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元素
    B.Fe与Fe互为同素异形体
    C.它是一种新原子
    D.Fe的中子数是2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配制100 mL 0.10 mol•L-1盐酸
    C.
    简易测定中和热
    D.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物质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
    B.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组成
    C.熔融状态能导电
    D.可以溶于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锌和稀硝酸的反应:Zn+2H+═Zn2++H2
    B.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2Al3++3SO42-+3Ba2++8OH-═2AlO2-+3BaSO4↓+4H2O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利用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键能大小的数据,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焓变
    B.利用原子半径的数据,可推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C.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
    D.利用溶度积数据,可比较BaSO4和Ba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镁铝合金5.1g 完全溶于过量的热浓硝酸中,反应中共产生11.2L NO2(标准状况下测定),若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生成沉淀质量为( )
    A.13.6 g
    B.7.8g
    C.5.8g
    D.4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1mol CO和2mol H2混合气体,控温.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和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
    B.K1<K2(K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C.反应进行到5min时,a、b两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d、e两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
    D.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已知2X2(g)+Y2(g)⇌2Z(g)△H=-a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
    (1)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若将温度降低到300℃,则反应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若原来容器中只加入2mol Z,500℃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则Z浓度________Wmol•L-1(填“>”、“<”或“=”),a、b、c之间满足关系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3)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浓度c(Z)=2c(Y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X2)=2v(Y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mol X2和1mol Y2达到平衡后,Y2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塔式周期表,在上面标有部分族序数及部分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把VA族涂黑.
    (2)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3倍;C元素与B元素同族;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①写出B、C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在塔式周期表相应位置标出D  元素的元素符号.
    ②写出一种由B、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③A的固态氧化物属于________晶体.(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④写出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在上述塔式周期表中列出了5行元素,每行所包含的元素种类分别为2、8、8、18、18,则未列出的第六行所包含的元素为________种.请根据行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预言第八行最多可能含有________种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X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X物质的量
    浓度
    NaOH物质的量
    浓度
    混合溶液的pH
    0.2 0.2 pH=a
    C1 0.2 pH=7
    0.2 0.1 pH>7
    C2 C2 pH=10
    请回答: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若a________7(填>、<或=),则HX为强酸;若a________7(填>、<或=),则HX为弱酸.
    (2)在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X-)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X是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质A、E、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物质I的分子由4个原子组成并共含有10个电子,B、C、D、K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单质,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J: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①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②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通常状况下,若1g C气体在B气体中燃烧生成H气体时放出92.3kJ热量,则2mol H气体完全分解生成C气体和B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并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制备氧化铜:
    工业CuSO4CuSO4溶液CuSO4•5H2O…CuO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操作是________.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去硫酸亚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滴加H2O2的目的是________,加入Cu2(OH)2CO3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将CuSO4•5H2O溶液加热蒸发至有晶膜出现时,停止加热,________,水浴加热烘干.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探究氧化铜性质:
    ①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________.
    ②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除导管、橡皮塞、水槽外还必须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1)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
    A.C(s)+H2O(g)═CO(g)+H2(g)△H>0
    B.2H2(g)+O2(g)═2H2O(l)△H<0
    C.NaOH(aq)+HCl(aq)═NaCl(aq)+H2O(l)△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下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均为惰性电极,则:
    ①若a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Cu+O2↑+2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