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选择题 5 题,作文题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的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1.文章写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3.“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读完全文,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同时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之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不怕挑战(11分)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2分)

    3.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2分)

    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

    5.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组装生命》,回答问题。

    ⑴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一遍又一遍拆散收音机一样,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购买零部件,尝试自己组装一台与众不同的收音机。科学家们也希望能够“组装”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预期功能的生命系统。

    ⑵合成生物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11年,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在2000年。2002年,科学家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⑶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则是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青蒿素。这种抗疟疾良药一般通过植物来提取,但产量很低,成本也高。科学家将来源于青蒿的紫穗槐(青蒿酸)合成酶基因和一些相关的酵母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成功改造了酵母甲戊酸途径,大量生产出青蒿素的前体。

    ⑷合成生物学真正引起关注,始于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文特尔的实验。文特尔和他的团队合成了草状支原体的DNA,然后将它移植到山羊支原体的细胞中。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新注入的基因组织终于成功取代了原有的基因组,细胞产物都是草状支原体的产物,新细胞开始生长、繁殖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这一过程,体现了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

    ⑸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够借助“群体感应”来识别同类菌株。绿脓杆菌素是由绿脓杆菌产生的一种毒素,用于抑制同种细菌的大量生长。当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潜伏”到大批绿脓杆菌群体中后,事先安置在大肠杆菌中的大量绿脓杆菌素被释放,杀死周围的绿脓杆菌,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来99%的绿脓杆菌。在新型抗菌药物严惩匮乏的今天,科学家

    对顽固的耐药菌几乎已是无计可施,类似的研究似乎能带来新的启发。

    ⑹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想到了利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能源的办法。《自然》杂志报道,美国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使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了大肠杆菌和一个酿酒酵母的菌株,使之可以生产没药烯——没药烷的前体。作为燃料,没药烷不具有与D2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修改细菌使之直接大规模制造高级生物燃料,已经成为更方便且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⑺合成生物学的各种成就,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够解决很多目前人类难以处理的问题。当然,在人为改造生命的过程中,这些本不属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相关技术,万一从实验室泄露出来,人类或许会很难应付。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应该对科学研究予以规范,让科技真正给人类带来进步和发展。

    1.阅读⑶、⑷段,在下面的括号里的横线上补填合适的词语。(每空不得超过6字)

    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

    (    )基因组→将新基因组(    )→使其顺利成为期望的产物(    )

    2.第⑸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来99%的绿脓杆菌。

    3.第⑹段的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为燃料,没药烷不具有与D2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温文而雅   前呼后拥   未雨稠缪     B.无边无垠   患难与共   不可名状

    C.无可挑剔   战战兢兢   光彩熠熠     D.地大物博   舍身求法   死心塌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只要人人都能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C.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D.小明同学到现在还没来参加比赛,带队老师断定他大概放弃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秀(qí )   阔(chuò)  惴不安(zhuì )  其租入(dāng )

    B、箕(běn ) 骂(màn)   坦荡如(d ǐ )   彬有礼( bīn )

    C、裂(j ǔn)  丁(bāo )  怒不可( jíe)   心潮澎湃(pòngbài )

    D、赋(bǐn)   霹(lí )   苗助长( yàn )   打了腿(  zhé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B. “山坡上收几颗粮食,草场上养些牛羊。”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C. “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D. “舍生取义”与“扑朔迷离”两个成语均出自《鱼我所欲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抒情)

    B. 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描写)

    C. 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景物描写)

    D.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议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两道题任选一题

    (1)以“这样做,值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带着     _____,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如理想、自信、感动、挫折、伤痛、遗憾、微笑、泪水等)

    要求:①任选一题,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②如选第二题,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按要求填写古代诗文。

    (1)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如梦令》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比喻无可抵抗的潮流或无法抗拒的决心,我们可以引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文综合性学习。

    奇妙的汉语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a.“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

    b.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___________;令人痴迷、神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鉴赏诗歌《无题》,回答问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甲乙两段古文,回答问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子· 秋水》 )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4)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 徐无鬼》

    【注释】 (1)大隗(wěi )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奚:何,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秋水时至  (时:  

    (2)河伯始旋其面目(旋: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见:  

    (4)小童辞(辞: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之谓失其本心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4.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