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2010•铜仁地区)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
    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Z>Y>X C.X>Z>Y D.Z>X>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0•福州)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1•溧水县二模)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一种“智能玻璃”,能使屋内冬暖夏凉.秘密在于其表面有二氧化钒(VO2)和钨(W)组成的超薄层物质.VO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3 C.+2 D.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9•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1-、OH- B.H+、SO42-、HCO3-
    C.Ba2+、H+、SO42- D.Cu2+、C1-、N0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0•宜昌)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3•平遥县模拟)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凿壁借光 B.司马光砸缸 C.铁杵磨成针 D.火烧赤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1•溧水县二模)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体积读数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1•溧水县二模)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碘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C.原子序数为53 D.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1•溧水县二模)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溧水县二模)右图是世界无车日的宣传画,我国许多在城市开展“无车日”活动中,市区的主要街道禁行机动车辆,有效地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下列物质中,属于有害气体,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
    A.CO B.CO2 C.N2 D.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1•溧水县二模)“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焚烧大量秸杆
    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06•黄石)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Ⅹ+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SO4 B.SO3 C.SO2 D.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1•溧水县二模)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1•高淳县二模)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从t2℃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温度从t2℃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1•溧水县二模)在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三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①MgO,②Mg(OH)2,③MgCO3三种物质,均能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得到三份无色澄清溶液.则所得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下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1•溧水县二模)卫生部最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新增加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规定.尼古丁是烟草产生的危害性最大的物质之一,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尼古丁是有机化合物
    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1•溧水县二模)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将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图所示图象中的(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11•溧水县二模)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系统中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C.水电解系统中KOH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的残留溶液的pH变大
    D.水电解系统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11•溧水县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NaCl溶液 CaCl2溶液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09•黄冈)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2011•黄冈模拟)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4)某同学用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则装置连接顺序序号为→C;
    (5)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则收集氨气只能选用上述装置中的(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2011•溧水县二模)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一定量的聚乙烯和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石头纸的应用不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C.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2)若“环保石头纸”的主要成份为碳酸钙,假定其它成份不参与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如图所示,将“环保石头纸”样品在坩埚中煅烧______ CaO+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1•溧水县二模)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硫酸根离子______;由标签中的离子构成的一种硫酸盐______;
    (2)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为______;
    (3)偏硅酸属于酸,具有酸的性质,写出偏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1•溧水县二模)学习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过量的红磷能否消耗完瓶中的氧气表示有疑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的问题:
    [提出问题]在空气成分测定中,红磷能消耗完氧气吗?
    [作出假设]过量的红磷不能完全消耗氧气.
    [设计实验]
    (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自来水,并把一束打磨后的细铁丝放入其中,按右图所示进行正确操作.待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几天后,观察到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这是因为铁与瓶内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铁锈.由此可以得出上述假设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小林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红磷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铁生锈的氧气可能来自于______,因为______.同学们采取了一种措施,更换了一种试剂,就达到了目的.这种试剂是______.
    [思维拓展]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P2O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1•溧水县二模)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b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
    (2)可用作铅笔芯的碳单质是______;
    (3)在CO2转化成物质c的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4)图中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5)物质e的俗称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1•溧水县二模)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所示为氯化钠溶解并解离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化合物(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A.NaCl加入水中          B.水分子与NaCl         C.NaCl溶解并解离
    ②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在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______(选填“明显升高”、“明显降低”或“几乎不变化”)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          B.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加明矾可以使硬水软化        D.水是能溶解很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3)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地点
    项目
    A B C
    pH 6 4 5
    1L水中
    溶解的氧气
    0.011g 0.007g 0.003g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定水样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
    ②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碱类物质进行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③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磷、______两种元素含量过高.
    ④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1•溧水县二模)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依次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F在常温下为液体(水),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F在常温下为气体(二氧化碳),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
    (3)无论F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可为______;
    (4)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1•溧水县二模)胆矾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废铜料(含铁),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CuSO4•5H2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_;③______.
    (2)B的化学式为______,由CuSO4溶液获得CuSO4•5H2O晶体,需要经过加热蒸发,_____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玻璃棒外,过滤操作中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是______.
    (3)已知:途径Ⅱ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u+2H2SO4 (浓)△CuSO4+SO2↑+2H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______.
    (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少量固体氧化铜的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调整天平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旋动.
    ②步骤II中,反应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步骤IV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应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中加入______溶液.
    ④从步骤VI研钵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黑色粉末是
    ______.
    ⑤从步骤VI研钵中,称取16g黑色粉末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减少了1.6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u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