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4 题,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石蜡融化     D.滴水成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

    B.洁净的空气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

    D.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做燃料

    B.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因此水中生物能赖以生存

    D.缓慢氧化与燃烧一样,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FeCl2:表示氯化铁

    B.: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C.2Fe3+:表示2个铁离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 水结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C. 夏天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间隔变大

    D. 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的结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液体体积读数   C.取用固体药品     D.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右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B.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a玻璃管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利于氧气排出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C.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既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又增加氧气的量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 11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的物质

    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反应物中无单质参加反应

    C.参加反应的氯气(Cl2)与水的质量比为71:18

    D.生成三种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5年10月5日,我国化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并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曾挽救上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气密性时的现象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组合为

    ①可以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②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③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氧气;④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⑤稀有气体可以用作电光源;⑥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应该检验气体的纯度。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O、Al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②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① 第17号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 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8号元素和第16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下图为镓元素(Ga)的一种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镓元素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其质子数为22

    c 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 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Ga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中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1) 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图1、图2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收集满氧   气,并将集气瓶移出水面,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除了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还可以选择图2装置中的___________进行收集(填写字母符号)。

                       

    a         b         c           d

    图2

    (3) 常温下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SO2。制取SO2可从图1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装置E收集SO2,则SO2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水是生命之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是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化学式为KAl(SO4)·12H2O]、高铁酸钾,消毒剂有液氯(Cl2)、臭氧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       ,试剂A 的名称是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5)海水淡化是获取淡水的方法之一,用右图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填写“物理”或“化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Ⅰ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中。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过程】

    甲小组同学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1)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燃烧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问题提出】该小组同学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理论值。经查阅资料知: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Ⅱ 改进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

    【实验改进】经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少量水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Fe2O3),但速度缓慢。在有食盐(NaCl)、活性炭存在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乙小组选择该原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图。

    【数据处理】乙小组同学用量筒测量实验前后烧杯中水的体积,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反思】与燃烧红磷方法相比,乙小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再改进】在乙组实验的基础上,丙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装置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方法如下: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即食盐水、铁粉、活性炭的混合物,体积为2mL),封闭。

    图3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______________时停止实验。

    【实验再反思】

    丙小组同学的方案与乙小组的方案同学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