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是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之一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C.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D.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时,速度不断减小,惯性不断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许多科学家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能够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山东龙口港到辽宁大连港是一条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和“下午三点”都指的是时间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不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悬绳对称且长度可调的自制降落伞.用该伞挂上重为G的物体进行两次落体实验,悬绳的长度l1<l2,匀速下降时每根悬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  )

    A.F1<F2   B.F1>F2   C.F1=F2<G   D.F1=F2>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 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作匀速运动.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  )

    A.沿斜面向下   B.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H高度,它们所用的时间不同

    C.各自下落5m时,它们的速度均为10m/s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则(  )

    A.小球一直做减速运动

    B.小球所受的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

    C.小球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小球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2s内的加速度为4m/s2

    B.0~5s内的位移为14m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s末与第4.5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用弹簧测力计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测力计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  )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

    C.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保持不变

    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直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s~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s~4s内,外力F不断减小

    D.在3s~4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同一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E.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填“甲”或“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如图1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铁的安全工作;假设某次列车以32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然后在离车站9km处开始制动刹车,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安全停车.求:

    (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

    (2)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一轻质橡皮筋(劲度系数k=100N/m)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下图(甲)所示.

    (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为10N的木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筋的伸长量x1=?

    (2)再用一细线拴在图(乙)中的A处,然后用一水平的力F向右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37°角,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求所加外力F的值和此时橡皮筋的伸长量x2.

    (已知sin37°=0.6   cos37°=0.8)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0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