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专项斗争的响亮口号。1839年,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左宗棠          B、关天培       C、林则徐         D、邓世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载,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因丢失了老祖宗留下的土地而抱恨终身。曾遭道光丢失的“土地”是(   )

    A、钓鱼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的遗址反映的是:(   )

    A、英法联军的暴行           B、鸦片战争的耻辱 

    C、沙俄侵华的罪行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马尾战役      D、黄海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二十一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重游南湖,仔细察看了“红船”内外并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在 “红船”上:(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通过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D、纠正了博古的“左”倾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

    B、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孙中山常说:“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创建了同盟会

    B、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建立了黄埔军校

    D、创立了中华民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A、辛亥革命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五四爱国运动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捷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   )

    A、平津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为争取抗战胜利及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东北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D、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反映的是三大战役中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哪个(   )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踏进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自己的梦。这里的“他”应是:(   )

    A、詹天佑        B、严复       C、张謇      D、侯德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前方守土之将士奋勇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张学良、杨虎城叩文(十二日)

    (1)材料一中“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蒋介石对日态度如何?

    (2)从材料二中看出材料一中蒋介石的做法带来了什么后果?张学良、杨虎城发表该文何时何地?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张学良、杨虎城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的目的是什么?

    (4)张学良、杨虎城为达到目的而发动的事变是如何解决的?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探索出民族复兴之路。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2) 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