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1839年林则徐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信中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由此可见,清政府(    ) 

    A.国力强大以世界霸主身份自居

    B.放弃了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

    C.区别对待鸦片走私与正当贸易

    D.依法剥夺了洋商在华的贸易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世纪末,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法国。法国当局任命一大批科学家为革命政府的重要官员,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还对皇家科学机构如巴黎科学院进行改造,使之从宫廷走向社会,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这表明,法国成为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C.工业化的实现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61年,美国通过了《莫里尔法令》,将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l861年的l8.8%提高到1862年的36.2%。l864年,又通过了《战争关税法》,进一步把进口平均税率提高到1865年的47.6%和l866年的48.3%,期间钢铁工业、毛纺与丝织工业等快速发展。1876年,美国结束了长期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开始出现贸易顺差。由此可见,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自由主义”模式的改变        B.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

    C.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马克思评价某事件时说: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这次革命”指(    )

    A.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当时中国(     )

    A.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B.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C.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          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师勒内·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这种创作风格应该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鞋文化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考证,中国最早的一双鞋是新疆楼兰出土的距今已经4000多年的羊皮靴。而在安徽,徽州的“三寸金莲”在明、清时就声名远播,泅县在1990年就建成了中国首家古鞋博物馆,而如今宿州市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更在诊释着安徽省独特的鞋文化……这体现了(   )

    ①鞋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都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鞋记载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轨迹和成果

    ④中华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对这一传说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夏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封制

    B.江苏安徽一带战国兼并战争很激烈

    C.古代的姓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传承

    D.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严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晋书·王询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白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研究的美国学者艾维斯认为,1560到1600年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在 33750 -- 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则达到57500一86250公斤。这(     )

    A.反映出明清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B.表明明清统治者未执行“海禁”政策

    C.说明“重本抑末”政策有夸大嫌疑

    D.证明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根据《1898年英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编制。图片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甲午中日战争从根本上冲击了英国侵华利益

    B.英国对清朝经济贸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C.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有所下降

    D.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学者埃德温·J·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他在此(     )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史料记载,1927年至1930年,中国年进口日本胶鞋300万双以上,1931年降为170万双,1932年更减至150万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日本侵华,中国民众抵制日货运动高涨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急剧缩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近现代著名美术编辑苏光的漫画《灾星图》。从图片看出,作品应出现在何时(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是1960年至1969年,外国在我国领馆以及我国在国外设立领馆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

    ① 我国外交环境日益恶化

    ②“左倾”错误影响外交工作

    ③西方国家对华均推行政治封锁

    ④“求同存异”方针没有得到亚非国家认可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转折点”是指(   )

    A.正式确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决定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C.改革重心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拉开帷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据记载: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殖民对手已经不复存在  

    B.英国正式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C.英国工业革命后推行自由主义政策

    D.荷兰、法国等国均承认了《航海条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62年10月16日下午4点,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一份声明:“关键在第三段: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这份声明(   )

    A.表明美国在两极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B.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标志

    C.美国在美洲的“冷战”政策继续  

    D.苏联对古巴导弹事件阳奉阴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1分)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 。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原因。(7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二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8分)

    (2)邓小平为什么说“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2分)

    (3)列宁和毛泽东都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由此体现出的共同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3分)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血腥屠杀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顾那段痛苦的日子,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惕个别国家右翼势力的危险举动和恐怖主义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法西斯反人类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进行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 (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