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5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大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 浓硫酸:“我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怎么增加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钙牛奶中的“钙”一般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B.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C. 食醋可用于除去锅炉中的水垢

    D. 食盐可用于腌制咸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青蒿素是由C15H22O5分子构成的

    C.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干冰  过氧化氢   B. 混合物:洁净的空气  冰水混合物

    C. 碱:   纯碱   烧碱   D. 复合肥:氯化钾  硝酸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工业上以赤铁矿石(Fe2O3)、焦炭、空气、石灰石为原料冶炼铁,下列是炼铁高炉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基本类型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向盛有1-2mL某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后无现象,该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g+。

    C.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有碳酸盐。

    D. 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CO2气体

    CO气体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KNO3溶液

    NaCl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后过滤

    Fe粉

    Cu粉

    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过量Ca(OH)2溶液后并过滤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常温下,往盛放适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并充分搅拌。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像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水是生命之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海水淡化是获取淡水的方法之一,用如图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变化__________(填写“物理”或“化学”);

    (2)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地震,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于灾区饮用水的净化,制备K2Fe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OH)3+3Cl2+10KOH═2K2FeO4+6KCl+8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K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铁制水龙头     B、铜制火锅      C、铝制易拉罐   D、黄金饰品

    (2)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下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一项即可),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元素符号)。

    ②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_____________。(合理均可)

    ③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某兴趣小组同学和化学老师在实验室探究几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用如图曲线所示表示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当温度在t1℃时a、c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3)t1℃时,在盛有10克b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

    (填写“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在t2℃时若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剂是水)所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填写:a、b、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Mg2+,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________(填写“①”、“②”、或“③”).

    (5)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H2O(1)

    170g

    92.0g

    1.50×10﹣4g

    33.3g

    NH3(1)

    86.0g

    97.2g

    0.80g

    0.00g

    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A中标号b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实验室中一般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

    ①制取氢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②用一定质量的金属锌与5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实测收集到氢气的质量是0.2克,实际消耗金属锌的质量是_____(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6.5克。 在反应的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设所用硫酸的质量为X,列出计算X的比例式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我参与我快乐,在探究灭火的原理时我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我用了金属线圈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图Ⅱ在铺有一层纯碱粉末的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后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然后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此反应中发生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微粒符号),发生相互作用的微粒个数比是_________。

    (3)图Ⅲ:小组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的烧杯是 ____(选填“A”、“B”或“C”),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节化学课上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固体氢氧化钠性质时,小组同学取出氢氧化钠后忘记盖了橡皮塞,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小组同学对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提出了质疑。

    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探究:  

    (1)小组同学提出对上述氢氧化钠质疑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

    (2) 理论要用试验来证明,设计实验来证明小组同学的质疑。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固体微溶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为了验证其是否变质,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酚酞试液、HCl、Ca(OH)2溶液、Ba(OH)2溶液、BaC12溶液、CaCl2溶液,分别进行如下三组探究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及试剂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上述固体样品少许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分成三份。取第一份滴入________振荡

    开始无现象,后有气泡产生

    ______

    取方案一中样品溶液第二份滴加Ca(OH)2溶液

    __________

    ______

    取方案一中样品溶液第三份滴加C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结论:已经变质

    评价与反思:

    小组内同学提出方案三的结论不合理,请你一起分析对结论不合理的理由,要是结论成立应如何改进(说明:在原来的方案上进一步改进及预测现象,不能和方案一、二重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