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二氧化碳、冰、CO2
    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氧化钙、石灰石、CaO
    D.碳酸钠、烧碱、Na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2
    C.+4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开发太阳能、风能
    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
    D.焚烧秸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0年1月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广东举行.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实效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铜>乙
    B.铜>甲>乙
    C.乙>铜>甲
    D.甲>乙>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房屋倒塌
    C.火山喷发
    D.山体滑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稀H2SO4中,产生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FeCl2溶液
    B.KNO3溶液
    C.Na2CO3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t℃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人工增雨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制纯碱、化肥
    D.
    灭火器灭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倾倒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可以作氮肥
    B.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尿素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
    D.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火星探测车在火星大气层中检测到COS气体.该物质属于( )
    A.单质
    B.酸
    C.化合物
    D.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是( )
    A.
    炒菜时闻到香味
    B.
    压缩空气
    C.
    干冰升华
    D.
    湿衣服凉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X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5OH
    B.H2O2
    C.C2H4
    D.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表示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物质是________;氯化钠中钠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
    ③在Cl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府南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①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
    ②若要测定河水的酸碱度,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③工作人员每天撑着小船在河中打捞垃圾,其中塑料制品、易拉罐应投入下列________垃圾桶内.

    ④你认为下列行为不会造成府南河水质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
    B.居民将生活污水排入府南河
    C.某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丢入河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种营养素补充剂的标签如下: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大豆油、明胶等
    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00g含:钙20.3g,维生素D0.28mg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品,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补充剂同时食用
    (1)标签中的“钙20.3g”,这里的“钙”是指________(填编号).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2)该营养素具有补钙功能,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淀粉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的糖类,由于淀粉能与碘作用呈________色.因此常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中许多常用器具都是搪瓷器具.搪瓷是指在钢铁坯体表面涂上陶瓷,经高温烧结而成,这不仅使器具美观,且能对内部钢铁坯体起保护作用.
    (1)搪瓷属于________.
    A.金属材料          B.无机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发生碰撞时,搪瓷器具表面的陶瓷易脱落,破损后露出的坯体易生锈,为延长破损搪瓷器具的使用寿命,可采用的一条补救措施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新购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为进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B、C图中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请选 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______;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已知在实验室中也可用加热氯化铵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而且还知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则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CaCl2+2H2O+2N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某学校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______.
    (2)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生成Na2CO3和O2外,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呢?简述理由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为了探究反应后试管D的溶液中是否有NaOH剩余,有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请帮助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①取样,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______ D溶液中有NaOH剩余.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50克,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 18.375
    2 10 16.750
    3 10 15.125
    4 10 13.500
    5 10 13.500
    (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