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判断题 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5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生产     B.宗教习俗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的叙迷,正确的是(    )

    ① 总的特点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为农业型社会奠基。

    ② 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 从生产技术看,讲究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堪称世界之最。

    ④ 从生产目的看,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王祯《 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扰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犁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竹枝词》 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库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青海玉树强烈地震中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幸免于难。文成公主人吐蕃(今青藏高原一带)时不可能带去(    )

    A.工艺精良的青铜器皿   B.世界领先的人工冶铁技术

    C.带有斜纹提花的织物   D.带有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北齐书》 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糟以重柔挺(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市”内外店铺林立

    B.“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交子

    C. 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D.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自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这种政策的表现有(    )

    ①宣扬“农为天下本务”②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③着重发展对外贸易④对商业加征重税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旧唐书》记载,(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 … 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扬州的信息是(    )

    A. 地处交通要道 B. 出产精美工艺品

    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是始发港,你认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2002 年广州召开大型的“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

    B.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

    C. 1993 年出版的《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书

    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广州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闭关锁国政策   B.儒家的中庸思想

    C.自然经济影响   D.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最早的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

    B. 宋朝的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唐朝草市逐渐发展起来

    D. 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绸己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A. 珠三角地区          B. 上海地区

    C. 苏杭地区           D.天津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康熙初年,闽、浙、粤三省沿海郡县,迁民内居,筑界墙,沿海禁,洋舶自此不得人,”这是因为康熙帝认为(    )

    ①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②倭寇会夺取沿海地区③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会危及统治④可防范英国猖獗的鸦片走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赚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那是世界霸主的桂冠。这个女王是(    )

    A.西班牙女王          B.英国女王

    C.意大利女王         D.葡萄牙女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人们在历史研究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口则以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以上.说法的排列是(    )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上涨2 倍至2 倍半。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B.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贵金属的大量涌         D.西欧各国纸币贬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马克思说:“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地之间的商业战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残酷了。”导致17-18世纪英荷、英法之间进行一系列商业战争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殖民利益发生冲突    B.扩张的方向相同

    C.争夺商品倾销的市场   D. 它们立国的基础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所说“现在”是指(    )

    A。新航路开辟以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765 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人们之所以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C. 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790 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 年为3 .175 百万夸特,1845 年为18.665 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 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从18 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 所以“19 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 爱迪生发明电灯   D. 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 点灯照亮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这个时代史称“钢铁时代”。在这个时代,同时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还有(    )

    ①煤炭开采业②电讯事业③塑料生产④机器制造业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够推动交通运输领域革新的成就是(    )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飞机的研制成功

    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   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这个“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5 题
  1.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基本模式(基本形态),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的经济政策。(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

    汉朝打破了“市”的空间界限,宋代取消了“市”的时间限制。(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 《 商鞍变法》

    材料二   从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可见大里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等(见《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唐代的“飞钱”、宋代的纸币,明清的商号会票,清代票号、钱庄的钱票等异地汇兑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材料三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恰和行商的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 万两白银,一晋商、徽商拥有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 引自《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此时商业繁荣的表现还有哪些?

    (4)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幕入,耕稼树艺,多聚藏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枉,多治麻丝葛绪捆布修,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 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 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 年,洛克菲勒被追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 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 %的股份。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的哪一法律体系也涉及规范和调整贸易?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近代英国曾掌握海上霸权。19 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贸易遍及全球的根源是什么?

    (4)“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和周边国家共创机遇、共同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互利共赢。概括“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在战略目的上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