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核外电子数相同、所显电性和所带电量也相同的微粒称为等电子等质子体.下列各组内的两种微粒属于等电子等质子体的是( )
    A.Na+和Mg2+
    B.O2-和Mg2+
    C.F-和Cl-
    D.Na+和N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不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
    A.2C2H4+O22C2H4O
    B.实验室里制取CO2:CaCO3+2HCl=CaCl2+CO2↑+H2O
    C.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D.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2NH3═(NH42S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稀H2SO4 锌粒(少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Na2CO3(适量)
    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带有氧化膜的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药品出了问题吗?为了寻找原因,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重新用浓盐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一块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应进程(分钟)\酸 1 2 5 15 20
    10% HCl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5% H2SO4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10% H2SO4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无论是用5% H2SO4还是用10% H2SO4,均无明显现象.其结论还是与“铝能跟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相符合.
    问题1:为了探索“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差异原因”,你能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
    假设一:Cl-能________.
    假设二:SO42-能________.
    问题二:为了论证上述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探究过程)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如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
    乙______,丙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______
    丙和丁:______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又称为______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温馨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______;
    (2)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4)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定的结果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5)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
    (6)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减弱“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大量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在叶绿素存在下的光合作用是完成二氧化碳循环的重要一环.已知叶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0,其分子含C  73.8%(以下均指质量分数)、H  8.3%、N  6.3%、Mg  2.7%,其余为O.试确定叶绿素的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