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在正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P点运动到Q点的轨迹如图,粒子重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加速度逐渐增大

    C.P点的电势低于Q点的电势

    D.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斜面体M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

    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

    物块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与时间t的

    关系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倾角为θ的斜坡顶向外水平抛出,并落在斜坡上,那么当它击中斜坡时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

    A.mgv0cot θ     B.mgv0tan θ     C.2mgv0cot θ     D.2mgv0tan 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

    a.圆环机械能守恒

    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h

    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圆环动能最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如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  )

    A.μ=tan θ       B.μ=tan θ

    C.μ=2tan θ          D.μ与θ无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A、B、C、D、E是半径为r的圆周上等间距的五个点,在这些点上

    各固定一个点电荷,除A点处的电量为-q外,其余各点处的电量均为+q,则圆心

    O处(  )

    A.场强大小为,方向沿OA方向      B.场强大小为,方向沿AO方向

    C.场强大小为,方向沿OA方向     D.场强大小为,方向沿AO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为载人箱,B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上下均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如果电梯中人的总质量为m,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电梯即将到顶层前关闭电动机,依靠惯性上升h高度后停止,在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的情况下,h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分别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左

    水平抛出,小球A落到D点,DE=EF=FG,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开始计时,结果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关于三小球(    )

    A.B、C两球也落在D点

    B.B球落在E点,C球落在F点

    C.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3:5

    D.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4: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小球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若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及空气阻力。则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小球位移s、速度v、动能EK、机械能E与时间t关系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有三个斜面1、2、3,斜面1与2底边相同,斜面2和3高度相同,

    同一物体与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他们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物体损失的机械能△E3>△E2>△E1

    B.三种情况下摩擦产生的热量Q1=Q2<Q3

    C.到达底端的速度v1>v2>v3

    D.运动的时间t1<t2<t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了太空行走.如果“神舟七号”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在该轨道上,“神舟七号”航天飞船(  )

    A.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B.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位于固定粗糙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把力F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若使物块P仍沿斜面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

    A.力F一定要变小

    B.力F一定要变大

    C.力F的功率将减小

    D.力F的功率将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 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 N (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

    A.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B.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_______mm。游标尺上有

    20个分格,其总长度是________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大于测量值

    B.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小于测量值

    C.重物的实际末速度v大于gt

    D.重物的实际末速度v小于gt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A.B、C三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它们的前两个点间的距离分别是1.0mm、1.9mm、4.0mm。那么一定存在操作误差的同学是________________

    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条纸带,各点距A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如图所示,各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要用它来验证B和G两点处机械能是否相同,可量得BG间的距离h=________,B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B___________,G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G_____________。

    (4)若B点和G点的速度vB、vG和B、G间的距离h均为已知量,则当______   _ =____________时,

    机械能守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地.(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R=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M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粗糙弧形轨道和两个光滑半圆轨道组成翘尾巴的S形轨道.光滑半圆轨道半径为R,两个光滑半圆轨道连接处CD之间留有很小空隙,刚好能够使小球通过,CD之间距离可忽略.粗糙弧形轨道最高点A与水平面上B点之间的高度为h.从A点静止释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沿翘尾巴的S形轨道运动后从E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落点到与E点在同一竖直线上B点的距离为s.已知小球质量m,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E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沿翘尾巴S形轨道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水平传送带以v1=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将一粉笔头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达到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划痕长L1=4m。现在让传送带以a2=1.5m/s2的加速度减速,在刚开始减速时将该粉笔头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取g=10m/s2)求:

    (1)粉笔头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粉笔头与传送带都停止运动后,粉笔头离其传输带上释放点的距离L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