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3 题,简答题 1 题
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绳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绳竖直,现将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

    A.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B.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C.细线拉力逐渐增大

    D.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小球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向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别为a、b、c,它们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对应的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进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B.t=8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滑上斜面,当其速度减为零后又沿斜面返回底端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为f、所受的合外力为F合、加速度为a、速度为v,选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在滑块沿斜面运动的整个过程中,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大致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b= m/s      B.vc=3 m/s

    C.de=4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2 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两轻质弹簧ab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整体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0角,b弹簧与竖成方向成60°角,a、b两弹簧的形变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弹簧a、b劲度系数之比为 :2

    B.弹簧a、b劲度系数之比为:1

    C.若弹簧a下端与小球松脱,则松脱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g

    D.若弹簧b的左端松脱,则松脱瞬间小铁球的加速度为g/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两物体开始位于同一点,从t=0时刻两物体开始运动,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的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

    A. 物体甲在前5s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在第5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 第10s末物体甲的速度为零,此刻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 第10s末两物体相遇

    D. 在第20s末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0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

    A.90°    B.15°    C.45°   D.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0.75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在物体P左边用一根水平轻弹簧和竖直墙壁相连,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弹簧的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把P拉动.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N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 N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

    B. N先不变后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

    C. N保持不变,f始终减小

    D. N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 放置,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根据纸带的数据求出加速度a,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B.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在实验中,有同学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取打点清晰部分做如下标记,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3中的图线   。(填选项前的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客车以v=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车道的正前方x0=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v0=6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若客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做匀减速运动,问:

    (1)客车与货车速度何时相等?

    (2)此时,客车和货车各自位移为多少?

    (3)客车是否会与货车相撞?若会相撞,则在什么时刻相撞?相撞时客车位移为多少?若不相撞,则客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m,若同时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初速度为v0=40m/s的竖直上抛运动,求: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二战后期美国派太平洋舰队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已知其航母舰上的战斗机的最大加速度等于5m/s2,它必须达到50m/s的速度才能起飞,该航母的甲板长度为L=160m.

    (1)为了使战斗机能安全起飞,在该航母上装了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若要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则弹射系统使飞机至少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假设不装弹射系统,而是使航母以一定的速度航行,来帮助飞机起飞,则航母至少以多大的速度航行,才能使飞机安全起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0的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