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7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以下短文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离开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 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的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的回答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ab=bc=cd,从a点正上方的O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点。若小球以速度2v仍从O点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A.b与c之间的某一点                    B.c点

    C.c与d之间的某一点                     D.d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这两个力可以同时做正功

    B.这两个力不可以同时做负功

    C.这两个力可以一个做正功的同时另一个做负功

    D.这两个力可以一个做功的同时另一个不做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            B.a1<a2<2a1        C.a2=2a1           D.a2>2a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Ea>Eb>Ec                             B.φa>φb>φc

    C.φa-φb=φb-φc                      D.Ea=Eb=E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B是竖直平面内四分之一圆周轨道的最低点,由于圆轨道的动摩擦因数是变化的,小球沿轨道从A到B的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小球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B.重力的功率逐渐减小

    C.摩擦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D.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虚线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 V。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 eV和5 eV。当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 eV时,此时它的动能应为

    A.8 eV             B.13 eV             C.20 eV            D.34 eV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工厂的储气罐因违反操作规程而爆炸。事故发生时,小张位于图中的甲地,先看到发出的火光, 5s后才听到爆炸声,小李位于乙地,则是在看到火光10s后才听到爆炸声。设声速大小为v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储气罐位于图中

    A.K、N方块区                           B.M、N方块区

    C.O、M方块区                          D.O、J方块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水平面B点以左是光滑的,B点以右是粗糙的,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在B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后,最后停止运动。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个小物块间的距离为x,则有

    A.若m1>m2,则x>L

    B.若m1=m2,则x=L

    C.若m1<m2,则x>L

    D.无论m1、m2的大小关系如何,都有x=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为使物体在这3s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的变化情况应为图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斜面上有m1、m2两个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两物体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现在m1、m2和弹簧一起沿斜面减速上滑,在上滑过程中,m1和m2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μ1=μ2          B.μ1>μ2          C.μ1<μ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个物体受到F1、F2、F3、F4、F5五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 =10N,F2 =10N,F1与F2互相垂直。现将F1从10N慢慢减小到5N,同时F2从10N慢慢增大到15N,且这两个力的大小改变的快慢相同,其它几个力保持不变,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加

    C.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加

    D.物体将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1kg、m2=2kg、m3=3kg,带有滑轮的m3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1、m2、m3的位置如图所示,滑轮和所有接触面的摩擦以及绳子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向右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m3上,m1、m2、m3无相对运动,一起向右运动,则加速度的大小是

    A.20m/s2           B.m/s2          C.5 m/s2            D.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钩码的重力提供了对弹簧向右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一同学通过实验,把测得的6组数据描点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图中。请你对图象作适当的处理(在答题纸上的图象上处理),求出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m,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2)该同学实验时,使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弹簧水平放置做实验与竖直悬挂相比较,

    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θ的斜面,沿斜面上滑,然后又下滑回到斜面底端。已知物体从最高点下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由底端上滑到最高点时间的2倍,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h=1.8m,水管的横截面积S=2.0cm2。水从管口处以不变的速度v=4m/s 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射出,设出口处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并假设水流在空中不散开,不计空气阻力。则水流稳定后,在空中的水共有________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 当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 使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分别为

    30°,37°、45°时,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10N、12N、10N,则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F推这一物体,当恒力F作用时间与恒力F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24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F做的功等于_______J,恒力F做的功等于________J。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一静电场,其电势U随坐标x的改变而变化,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试在图2中画出该静电场的场强E随x变化的图线(设场强沿x轴正方向时取正值,场强沿x轴负方向时取负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三盏交通信号灯L1、L2和L3,L1与L2,L2与L3各相距400m。每盏信号灯显示绿色的时间间隔都是20s,显示红色的时间间隔都是40s,信号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匀速向前行驶,设汽车到达距L1 200米处时为t=0时刻,且已知汽车的速度大于3m/s,则汽车能不停顿地依次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小速度是_________m/s,最大速度是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3中作出a—F图线(画在答题纸上)

    (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经过原点,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质量M =10kg,倾角θ =37°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 =0.04。一质量m =2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沿斜面下滑2m时物体的速度为v =2m/s,此过程中,斜面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求:

    (1)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

    (2)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所示,A和B是真空中两块面积很大的平行金属板、加上交变电压,在两板间产生变化的电场。已知B板电势为零,在0~T时间内,A板电势UA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其中UA的最大值为U0,最小值为 -2U0 。在图1中,虚线MN表示与A、B板平行且等距的一个较小的面,此面到A和B的距离皆为L。在此面所在处,不断地产生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微粒,微粒随时间均匀产生出来。微粒产生后,从静止出发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设微粒一旦碰到金属板,就附在板上不再运动,且其电量同时消失,不影响A、B板的电压。已知在0~T时间内产生出来的微粒,最终有四分之一到达了A板,求这种微粒的比荷(q/m)。(不计微粒重力,不考虑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倾角为θ的斜坡上,某同学骑在自行车上,刚好能在不踩踏板的情况下使自行车沿斜坡匀速向下行驶。现在他骑着自行车以某一速度沿此斜坡匀速上行,已知在t时间内,他踩着脚蹬板转了N圈(不间断地匀速蹬),又已知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自行车链轮的半径为R1,飞轮的半径为R2,后车轮的半径为R3,设上、下坡过程中斜坡及空气作用于自行车的阻力大小相等,车轮与坡面接触处都无滑动(提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等于后轮边缘一点相对于轴心转动的线速度大小),不计自行车内部各部件之间因相对运动而消耗的能量。求人骑自行车上坡时的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