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

    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布、钱和爰金,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齐国铸币业发达          B.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D.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

    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是唐代实行的均田制示意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均田制加剧了土地兼并        B.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C.实现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D.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才使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得到很好的保存。在不少七世纪中叶的墓葬中,也发现了纬锦。这能够说明(   )

    A.中国丝织品大量向西方输出的盛况

    B.中国的丝织品开始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

    C.吐鲁番等地的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D.商帮经营的丝绸已经远涉欧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   )

    A.农商并重     B.闭关锁国    C.农本商末     D.重农抑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

    A.唐朝初期    B.北宋晚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西安           B.广州

    C.上海           D.天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先后共拨至401000两之巨”。这表明晚清(    )

    A.民间发展实业蔚然成风        B.政府对民族工业态度发生转变

    C.官僚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D.资本主义的道路得到政府充分认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下列对文中“我”的认识最为妥当的是(    )

    A.西方民主思潮追随者       B.洋务运动支持者

    C.政府政策响应者          D.传统思想观念维护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报宣称:“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这体现近代报刊的作用(    )

    A.控制政府         B.制造舆论

    C.推广科技         D.刊登广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依据下图中的相关信息,推断这两幅宣传画应该出现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外开放的两个省份是(    )

    A.广东、上海         B.广东、福建

    C.广东、海南         D.福建、海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改革给处于困境中的国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首钢巨变得益于(    )

    A.依靠政府的计划性指令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C.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5—17世纪被称为欧洲“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的内涵主要是(    )

    A.巩固西欧封建制度的统治       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C.西欧大规模对外资本输出       D.促进了西欧各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收购商品时竭力压低价格,运到欧洲高价出售。下表数据能直接说明的是(   )

    1磅

    在印度的收购价

    在欧洲的出售价

    胡椒

    2便士

    20便士

    丁香

    9便士

    6先令

    豆蔻

    3便士

    6先令6便士

    蓝靛

    13便士

    5先令

    (注:1先令等于12便士)

    A.商业殖民公司的巨额暴利      B.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C.近代公司制度的迅速发展      D.欧洲各类商品的价格上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如下列两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业工人增加

    B.海外贸易发展使农产品出口增加

    C.工业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

    D.纺织业发展使棉花种植技术改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对下图中美国失业率最高值出现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    )

    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B.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C.经济发展陷入“滞胀”         D.“福利国家”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    )

    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

    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亲爱的彼得:你在那边还好吗?……家里的粮食绝大部分被上面收走了;爷爷原本想去集市上用羊肉换点粮食,没想到刚到市场,羊肉就被没收了,人还差点被抓起来,现在连买卖都不能了……你的安娜”。你认为这封书信应写于苏俄(联)(   )

    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以下关于这种现象的评论,正确的(    )

    A.原料、资金和劳动力国际流动加快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它行业的革命

    C.航空运输发展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D.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全球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

    A.对社会和谐稳定弊大于利        B.忽视低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造成有关国家财政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灯分公司。

    ——摘编自孙毓棠、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在1929年,政府摆脱了列强依靠不平等条约强加在关税率上的限制。……政府通过禁止使用银两,在1935年宣布法币为唯一法定货币,开始整顿货币制度上的混乱……从1931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满洲除外)以年率6.7%增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1898年创办的大生纱厂

    195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           2016年中国超算登世界第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概括广州的近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1931—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哥伦布交换”。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等疾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牛、猪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人类移民也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过海来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

    ——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世界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被公认为调整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彭树智《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哥伦布交换”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 “三大支柱”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