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选择填充题 5 题,填空题 2 题,信息分析题 1 题,单选题 8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中的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B.

    除去NaOH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加足量的稀盐酸

    C.

    区分实验室中的白糖与食盐

    取样,尝味道

    D.

    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

    用小木条分别蘸取少量液体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

    C.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pH 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溶液,溶液为 (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用烧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干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对人体用处不大;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

    D.使用新能源,能减少酸雨产生;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蛋清或牛奶解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将少量白磷浸没在盛有水的密闭广口瓶中保存

    B.用盐酸除去生石灰中的少量石灰石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三分之一处

    D.蒸发结晶过程中,当蒸发皿中的液体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5 题
  1. 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炼钢、气焊常用CO;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③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均会减小;④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⑤称量NaOH固体时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⑥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醋酸溶液的pH,会使得pH偏大,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 CaCO3   B. CuO   C. CaO   D. Ca(OH)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

    A. A   B. B   C. C   D. D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HNO3和FeCl3   B. KOH和CuSO4   C. BaCl2和Na2SO4   D. NaOH和HC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

    A. 铁粉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CH3COOH = Ca (CH3COO)2 + H2O + CO2↑。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由于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家用铝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5)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     .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         .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信息分析题 共 1 题
  1.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熟石灰        B.明矾       C.不锈钢       D.氮气

    (1)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___;(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

    (3)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____;(4)可用作波尔多液的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数据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厕所清洁剂:1

    B. 白醋:3

    C. 牙膏:8

    D. 肥皂水: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B. 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 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NaCl(KNO3)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CaCl2溶液(HCl)

    CaCO3

    过滤

    Cu(Fe)

    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面团中加入少量碱面是为了除去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

    B. 将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C. 阴雨天储盐罐湿漉漉的是因为食盐中的氯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 铜质水龙头上的绿色锈渍是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   B. Mn元素的化合价

    C. pH   D. 溶于水后的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O2+ H2O==H2CO3   B. 2HC1 +Ca(OH)2=CaCl2+ 2H2O

    C. 2KMnO4K2MnO4+MnO2+O2↑   D. 2Na+2H2O==2NaOH + 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氢和氢气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不同酸溶液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是因为酸根离子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基础实验】图1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若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       ,图1中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还可以利用B装置,向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锥形瓶中注入浓氨水快速制得氨气,则注入浓氨水的量至少要      

    【探究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氨气的性质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1)氨气显碱性吗?(2)氨水显碱性吗?

    【实验验证】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无色酚酞试液浸润的干燥纸质小花进行图2中A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Ⅰ和Ⅱ纸花不变色,实验Ⅲ纸花变红

    【实验结论】(1)氨气不显碱性,(2)氨水  碱性(填“显”或“不显”).

    【查阅资料】图2中B是同学们查阅氨气溶于水后发生变化的情况.

    【交流反思】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2)小军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稀盐酸,小花红色逐渐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探究结论可知,能用于干燥氨气的干燥剂是    (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拓展探究】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小.该兴趣小组增加了如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在U型管A、B两端同时塞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则U型管内产生的现象应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Mg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NH3+HCl=NH4Cl        ②2NH3+H2SO4 =(NH4)2SO4

    ③2NH3+3CuO3Cu+N2+3H2O

    【实验探究】(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 _______________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H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3)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4)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