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是由粉尘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等复杂成分组成,雾霾属于混合物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时放出能量,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化学肥料[CO(NH2)2、KH2PO4等]的叶面喷施,提高了化肥的使用效率,其中 KH2PO4属于复合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干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两个氮气分子:2N2

    B.淀粉的化学式:(C6H10O6)n

    C.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

    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      

    B.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遵循自下而上,先左后右的原则;

    B.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为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要尽可能多地添加实验药品;

    C.振荡试管内溶液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动,以防液体溅出;

    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E.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F.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7分)水和空气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

    (1)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我们这个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____   ;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2)人如果不吃饭,也许还能活上几周,但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       来检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1分)据报道,全球每年浪费掉的粮食约有1000亿吨,其中,约300亿吨是加工过的食品。下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图中的脱氧剂在食品防腐保鲜,特别是对延长含高油脂食品的保质期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答出一种即可),检验这包脱氧剂中含有铁粉的方法是         

    (2)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3)钢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清洁球,就是用不锈钢丝制作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铁具有的   ;铝、铁、铜三种金属在历史上被人类使用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

    (4)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防止金属腐蚀具有重要意义。答出一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7分)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    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

    1.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2014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如图)。“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1)仪器a、b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简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____;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____。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      (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

    (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甲烷分类,它属于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   ,该反应类型是____。

    (5)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但开采、利用可燃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开采技术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你认为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10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己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           __;B→E: ___          

    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_   __。

    (3)请写出由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       。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       。A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11分)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像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a的数值为   ,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 得出该试剂己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做出你的分析)  

    (2)b的数值为  

    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