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呜(háo)     彷(pánɡ)徨       仰慕(mù)      鲜(xīān)为人知

    B. 赫(hè)然      衰(shuāi)微      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 高标(biāo)     校(xiào)对       调羹(ɡānɡ)     深恶(wù)痛绝

    D. 抹(mǒ)杀      机杼(zhù)       澎湃(pài)     迥(jiǒnɡ)乎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B. 在校园安全排查中,政教处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C. 学校统一着装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攀比的风气。

    D.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 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 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 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 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春,群芳吐艳,点点暖意点缀着校园,这与深冬的校园景致迥乎不同。

    B. 雷锋,短短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妇孺皆知的重要人物。

    C. 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D. 经过数十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B. 《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C. 《黄河颂》一诗按序曲——主体——尾声的顺序对黄河进行赞颂,通过对黄河的描写,抒发学习黄河精神的强烈愿望。

    D. 法国作家都德的散文《最后一课》,文章以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表达了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慷慨淋漓   哺育   狂澜   屏障   山巅

    B. 目不窥园   深霄   元勋   懊悔   震悚

    C. 沥尽心血   机杼   斑澜   怪诞   田垄

    D. 锲而不舍   蚱蜢   愧作   阻抑   祈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鉴赏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①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②生远岫③,阳景④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①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②阴霞:山北面的云霞。③远岫(xiù):远处的峰峦。④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1.诗的颔联写眺望远山所见美景,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蝉噪”“鸟鸣”与“林静”“山幽”矛盾吗?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5)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

    (6)《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激烈,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 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     ⑵ 但当涉猎 ______________

    ⑶ 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      ⑷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文中孙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

    4.劝说是一门艺术,吕蒙从“但有武略”的战将变成“学识渊博”的帅才,得力于孙权的巧言劝导。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孙权是如何进行劝导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

    2.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3.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4.为什么作者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⑪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⑫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⑬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⑭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⑮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⑯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⑰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1.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

    2.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语言品析。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⑴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 (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⑵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 (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

    4.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

    ③ 不少于5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