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9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下列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  )

    A. 3cm、6cm、8cm、9cm   B. 3cm、5cm、6cm、9cm

    C. 3cm、6cm、7cm、9cm   D. 3cm、6cm、9cm、18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抛物线y=2(x﹣3)2+4顶点坐标是(  )

    A. (3,4)   B. (﹣3,4)   C. (3,﹣4)   D. (2,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5x=6y(y≠0),那么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则它的宽约为(    )

    A.12.36cm            B.13.6cm            C.32.36cm        D.7.64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点G、F分别是△BCD的边BC、CD上的点,BD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A,DE∥BC交GA于点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面积之比为2x2-3,周长之比为x,则x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AD=4,BD=9,则tanA的值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点E、F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AD上,BE=DF,点P在边AB上,AP:PB=1:n(n>1),过点P且平行于AD的直线l将△ABE分成面积为S1、S2的两部分,将△CDF分成面积为S3、S4两部分(如图)则(S1+S4):(S2+S3)的值为(   )

    A. 1:(n+1)   B. 1:(2n+1)   C. 1:n   D. n:(n+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2),则k=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要使△ABC∽△ACD,需补充的条件是    .(只要写出一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矩形纸片ABCD(如图)那样折起,使顶点C落在Cꞌ处,测量得AB=4,DE=8,则sin∠CꞌED为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3:4,∠BA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则S△EFC:S△ABC=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9 题
  1. 计算:(-2)2+4tan60°-8cos3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4,0),C(1,1)

    (1)以M点为位似中心,在点M的同侧作△ABC关于M点的位似图形△A1B1C1,使△A1B1C1与△ABC的位似比为2:1;

    (2)请直接写出A1、B1、C1三点的坐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2x+1,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交点A点、B点,过点A作AE⊥x轴于点E,点E坐标为(-1,0),过点B作BD⊥y轴于点D,直线AB交y轴于点C.

    (1)求k的值;

    (2)求tan∠CB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如图,△ABC中,AB=2,BC=4,D为BC边上一点,BD=1.

    (1)求证:△ABD∽△CBA;

    (2)在原图上作DE∥AB交AC与点E,请直接写出另一个与△ABD相似的三角形,并求出DE的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0,点A、C的坐标分别为A(-2,0),C(1,0),tan∠BAC=.

    (1)求点B的坐标。  

    (2)在x轴上找一点D,连接DB,使得△BCD与△ABC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的坐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交AC于点E,过点E作ED∥BC交AB于点D.

    (1)求证:AE•BC=BD•AC;           

    (2)如果S△ADE=3,S△BDE=2,DE=6,求BC的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随着地面公交和共享单车的发展,“公交车+单车”的方式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选择。小明放学后从寿春中学出发,先乘坐公交车,根据路面交通的拥堵的实际情况,灵活决定在离家较近的A、B、C、D、E中的某一公交站下车,再骑共享单车回家,设他乘公交车的时间y1(单位:分钟)与下车站点到学校距离x(3≤x≤5)(单位:千米)之间函数关系为y1=2x+2,小明骑单车的时间y2(单位:分钟)与x(3≤x≤5)之间的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其具体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地铁站

    A

    B

    C

    D

    E

    X(千米)

    3

    4

    5

    Y2(分钟)

    11

    6

    3

    (1)求y2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求小明从学校回到家的时间y(单位:分钟)与x的函数表达式;

    (3)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选择在哪一站下公交车,才能使他从学校回家所需的时间最短?并求出最短时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过顶点B作BF⊥DE,垂足为F,BF分别交AC于H,交CD于G.

    (1)求证:BG=DE;

    (2)若点G为CD的中点,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求的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中线,AC=BC,一个以点D为顶点的45°角绕点D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AC、BC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E、F,DF与AC交于点M,DE与BC交于点N。

    (1)求证:△ADM∽△BND;

    (2)在∠EDF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

    ①探究三条线段CD、CE、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CE=4,CF=2,求DN的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