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7 题,填空题 5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折射夕阳的红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于是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校运会中,小翔参加了铅球比赛.如果他用20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投到了10m远处.则下列关于他投球时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2000J
    B.做功500J
    C.没有做功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B.
          水中山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张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所拍摄的照片,她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照片中的场景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照片甲中,杨新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照片乙中,李彤同学百米冲线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C.照片丙中,王刚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照片丁中,赵林同学正在跳高,在他向上腾跃的过程中,他所受合力方向向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升空是因为飞机受到浮力的作用
    B.轮船从长江入海口驶向大海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大
    C.假如没有大气压,医生无法把针筒中的药液推入病人肌肉中
    D.飞机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静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两滑轮组的效率分别为η、η,甲、乙两人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F,则η:η和F:F分别是(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 )

    A.2:3    2:3
    B.3:2    3:2
    C.1:1    3:2
    D.1:1    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用调好的天平测某物体质量,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同学在湖边漫步,当他走到岸边的A处时,看到湖中B点处有一条鱼在游动,如图所示.请你在如图中大致画出小明看到鱼时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__.
    (3)小明想探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跟小车刚滑下来时的速度是否有关,应当怎样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静止.这样调节的目的是: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F2 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为什么?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实验过程,
    (1)通过图中______和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2)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3)在进行交流时,某同学打算利用上述器材探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有关”.①他首先通过B步骤测出了石块的重力G;然后在C步骤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接下来这位同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②请你写出对实验结论的预测和分析: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重600N的物体从地面竖直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250N,在这个过程中,求:
    (1)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想想做做”教学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用一块质量为60g、密度为1.5×l03 kg/m3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然后把图钉或者螺母、沙粒等当做“货物”装进去,看谁的小船装载的“货物”最多,最后是小华同学造的小船以装载了100g的“货物”获胜,如图所示.求:(g取10N/kg)
    (1)这块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小华“造”的小船装载100g货物时受到的浮力.
    (3)根据上面的计算,说一说用钢铁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地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图中情景表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用放大镜去观察麦穗,如图所示.他要想看清楚麦穗的细微之处,放大镜与麦穗间的距离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为F和F,则F________F;若它们的液面相平,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________P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辆重为1.5×104N的“东风”牌小汽车,当它以9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l2
    (2)钓鱼竿属于________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