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不定项选择题 1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3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在如图甲、乙电路中,电阻R、电感线圈L的电阻和灯泡A的电阻均相等.关于灯泡的亮、暗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路甲中,闭合开关S瞬间,A灯将逐渐变亮

    B. 在电路乙中,闭合开关S瞬间,A灯将逐渐亮

    C. 在电路乙中,断开开关S瞬间,A灯将立即熄灭

    D. 在电路甲中,断开开关S瞬间,A灯将先变得更亮,然后逐渐变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单选)半径为r的带缺口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并处在变化的磁场中,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如甲图所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正,变化规律如乙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

    B. 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

    C. 第2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D. 第1末内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导线ab、cd跨接在电阻不计,足够长光滑的导轨上,ab的电阻为2R,cd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置于匀强磁场中。当cd在外力F1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时,ab在外力F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则F1、F2及两导线的端电压Uab、Ucd的关系为

    A.F1>F2       B.F1=F2     C.Uab>Ucd      D.Uab=Uc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先后以速度v1和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水平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且v1=2v2,则在先后两种情况下( )

    A.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E1:E2=2:1

    B.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为I1:I2=1:2

    C. 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1:Q2=1:4

    D. 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1:q2=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多选)如图所示,a、b间接入电压u=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负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增大

    B. 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

    C. 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减小

    D. V1的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单选)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A. 5A   B. 5A   C. A   D. 10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正弦式交变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1,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U1,两个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2和I2、U3和I3,接在原副线圈中的五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I1∶I2∶I3=1∶2∶1

    B.U1∶U2∶U3=4∶1∶2

    C.线圈匝数之比n1∶n2∶n3=2∶1∶2

    D.U∶U1=5∶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电熨斗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金属片的膨胀系数上层金属小于下层金属

    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离

    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

    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电键K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均匀变化的磁场中。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绝缘,在其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电键K闭合前传感器上有示数,电键K闭合后传感器上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线圈中磁场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变化率分别是 (   )

    A. 正在增强,    B. 正在增强,

    C. 正在减弱,    D. 正在减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单选)图甲为斯密特触发器,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V)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V),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的时候(0.8V),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V)。图乙为一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RG为光敏电阻。关于斯密特触发器和光控电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斯密特触发器是具有特殊功能的与门电路

    B. 斯密特触发器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C. 调节R1和R2的阻值都不影响光线对二极管发光的控制

    D. 要使二极管在天更暗时才会点亮,应该调小R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一恒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作用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上,作用时间为t,则力F的冲量为(    )

    A.Ft              B.mgt             C.Fcosθt      D.(mg-Fsinθ)t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1 题
  1. (多选)图为一个小型旋转式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的线框面积为S,共有n匝,总电阻为r,外电路上接有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理想交流电流表A和二极管D。线圈以角速度ω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对称轴OO′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流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nBSω

    B.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

    C. 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在变化

    D. 若用一根导线连接M、N两点,电阻R上的功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在研究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方向实验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图甲所示是电流通过灵敏检流计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图乙是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灵敏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当磁铁向上抽出时,检流计G中指针是____偏(填“左”或“右”);

    继续操作如图丙所示,判断此时条形磁铁的运动是____线圈(填“插入”或“抽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1)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2)实验小组将测量出的不同温度下热敏 电阻的阻值与标准值比较后,发现二者有一定的差异.除偶然误差外,你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某村在较远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00kW,输出电压为500V,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10Ω,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16kW,该村的用电电压是220V.

    (1)输电电路如图所示,求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如果该村某工厂用电功率为80kW,则该村还可以装“220V 40W”的电灯多少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上端接有定值电阻R,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将长为L、质量为m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导体棒下滑距离L时达最大速度v(v为未知量),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的电阻为2R,不计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速度v的大小

    (2导体棒从释放到下滑距离2L的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是多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为1.5m,现有质量为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m2,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小车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求:①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②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不超过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11分)(2011•海南)如图,ab和cd是两条竖直放置的长直光滑金属导轨,MN和M'N'是两根用细线连接的金属杆,其质量分别为m和2m.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杆MN上,使两杆水平静止,并刚好与导轨接触;两杆的总电阻为R,导轨间距为l.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电阻可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在t=0时刻将细线烧断,保持F不变,金属杆和导轨始终接触良好.求:

    (1)细线少断后,任意时刻两杆运动的速度之比;

    (2)两杆分别达到的最大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