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倒入石蕊溶液
    B.闻气体的气味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刀划破玻璃
    B.铅笔在纸上写字
    C.将石灰水在空气中的敞口放置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市政工人在清理深而长的地下污水管道前,进行灯火实验
    B.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通常所说的“硬水”是指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D.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柠檬酸(化学式C6H8O7)是制汽水、果冻、水果糖和可乐饮料等的添加剂.它可以使食品具有酸味,也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柠檬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柠檬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柠檬酸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6:8:7
    D.柠檬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9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收集一氧化碳
    B.收集氧气
    C.氧气验满
    D.制取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60是氮元素的一种单质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N2个分子
    C.N60和N2的相对分子质量完全相同
    D.N60的化学性质与N2的化学性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经测定其中含氧元素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CaO
    B.Fe2O3
    C.Al2O3
    D.Cu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一氧化碳做燃料CO+O2CO2
    B.双氧水制取氧气2H2O22H2O+O2
    C.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S+O2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镁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氧化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关2Fe2O3+3C4Fe+3CO2↑这个反应中,说法正确的是( )
    A.C为氧化剂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Fe2O3具有氧化性
    D.这个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已知某物质中含有元素M(注:M代表一种金属元素),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SO4,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M的元素符号及MSO4中M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Fe 65%
    B.Fe 35%
    C.Cu 40%
    D.Cu 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硫在密封的容器(内有空气)里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m)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6.5
    B.63
    C.98
    D.29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3.2克物质A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4.4克,水3.6克,则A可能是( )
    A.CH4
    B.CH3OH
    C.C2H2
    D.C2H5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A+B=C+D,已知12gA与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C和一定量的D,若要获得12gD,需要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 )
    A.12g
    B.14g
    C.18g
    D.15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金刚石的化学式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4)可作为肥料施于温室中的一种气态氧化物________;
    (5)煤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次氯酸钠是一种盐,其中次氯酸根(ClO)化合价为-1价,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某含铁元素绿色、无污染净水剂(化学式为Na2FeO3),该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是________,其中钠元素、铁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75g该净水剂中含有________g铁元素(保留整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
    (2)氢氧化亚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氢氧化铁________;
    (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粉、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________,所以碳能用于冶炼金属;写出①试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刚开始预热,
    ②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气体制取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1)甲同学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如下图,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制取气体 所需药品 装置连接顺序
    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BC/BD
    二氧化碳(干燥)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AED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丙同学认为在不改变I、Ⅱ、Ⅲ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既可用于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丁同学打开K2、关闭K1,利用I、Ⅲ装置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此时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此时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如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实验结束时,是先停止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则气体甲可能为______,粉末乙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
    B: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A或B),理由:______.写出与理由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几瓶装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方   法 现     象
    验证鳔内含O2 _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已知反应前混合物共15.5g,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10.7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2.5 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______g(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