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5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

    B. 神经递质只能通过血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内的钠离子大量外流,产生动作电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脂肪鉴定;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③证明DNA半保留复制;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 ①②均使用光学显微镜

    B. ①④均使用无水乙醇

    C. ③④均使用离心技术

    D. ②③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他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

    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

    D.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生长缓慢

    B. 幼根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主要是乙烯

    C.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D. 脱落酸主要存在于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萌发的幼苗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体内的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将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 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C. 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

    D. 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1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 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 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D. 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小麦是北方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影响对农业生产很重要。

    ⑴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⑵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部分指标,结果如下表。

    净光合速率(Pn)

    叶片温度(TL)

    胞间 CO2浓度(Ci)

    直立叶

    12.9

    37.5

    250

    平展叶

    8.8

    37.7

    264

    对相关数据进行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的气孔开度________ 。由表中的数据可见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请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 II 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 是对光系统 II 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 所示,分析可知,____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

    ⑷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 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 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 2 所示,可推测,SA 对小麦午间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是: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①②③④⑤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

    (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____(兴奋/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____。

    (2)图中③过程与膜的_______有关。

    (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__________。

    (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________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

    A.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B.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C.促进突触后膜Na+内流    D.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蛋鸡羽色有黑色与麻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其胫色有浅色对深色为显性,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为判断基因(D/d)是否位于Z染色体(ZW型)上,用黑羽浅胫公鸡与黑羽深胫母鸡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羽深胫:黑羽浅胫:麻羽浅胫:麻羽深胫=2:2: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黑羽所占的比例为2/3,出现该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通过上述实验____(“能”或“不能”)判断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

    (2)若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理论上自然种群中Zd的基因频率在公鸡与母鸡中的大小关系是____。

    (3)饲喂特殊的饲料会影响黑色素的生成,能使麻羽与浅胫分别变为黑羽与深胫。现有一只基因型可能为AaZDW、AaZdW与aaZDW的黑羽深胫母鸡,正常饲料喂养的各种纯种公鸡,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母鸡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与预测结果)

    实验思路:___。

    预测结果:①若子代黑羽浅胫:黑羽深胫:麻羽浅胫:麻羽深胫=1:1:1:1,则基因型为AaZDW;

    ②____;③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鸳鸯是著名的观赏鸟类,某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依据鸳鸯生境特点,长期悬挂人工巢箱招引鸳鸯并研究其繁殖习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悬挂人工巢箱可以改善保护区内鸳鸯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__,使鸳鸯种群的__增加,进而使种群密度提高。

    (2)人工巢箱首次悬挂距地面9〜12米,2012年更新巢箱时悬挂高度下降到距地面6〜7米,除鸳鸯外其他猛禽也在巢箱筑巢,占巢率如图甲所示。据图推测鸳鸯和其他猛禽的种间关系是__,更新巢箱后其他猛禽入住率大幅下降可能与群落的__结构有关。

    (3)鸳鸯为杂食性鸟类,繁殖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忽略其他因素,鸳鸯增加相同体重,在冬季最终从植物获得的能量比繁殖季节__。在鸳鸯巢箱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没吃完的植物种子,昆虫尸体(包括食草昆虫和食肉昆虫)等,可以推测鸳鸯在食物网中至少处于__个营养级。鸳鸯在繁殖期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资源和能量,若图乙表示能量流经鸳鸯的示意图,则鸳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图中的__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

    (1)从上图可知,甲图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是为了使酵母菌____获得葡萄酒。最后,可以用____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整个酿制过程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 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接种后,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在生态学上,这些菌落被称为__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上为提高葡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生产中常需用到____________。为了能反复利用酵母菌,需要将纯化后并经过繁殖培育得到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制成“凝胶珠”,这是使用___________法来固定酵母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