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1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 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 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 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焚书坑儒是秦朝暴政的表现   B.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C.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 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 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 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既喜爱耶稣,也喜爱柏拉图;既尊重教皇的权威,也尊重理性的真理。”这段话最有可能描述的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据此可知清朝

    朝代

    科数

    八旗举人人数

    顺治朝

    2

    112

    康熙朝

    16

    635

    乾隆朝

    27

    1090

    A. 儒学影响得以扩展

    B. 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C. 选官注意地域平衡

    D. 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他旨在强调

    A. 嫡长子维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

    B. 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

    C. 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

    D. 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B. 理学家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政治说教者

    C.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国人思想

    D.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 都为当时社会所不容   B. 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 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D. 都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A. 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 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C. 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D. 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美国宪政历程》指出:“美国法制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 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

    B.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

    A. 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据科学实验   B.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

    C. 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有力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 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B. 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C. 理学已开始遭到批判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文人画

    A. 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 画家文化素养多元

    C. 注重追求逼真摹写   D. 满足市民文化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梁启超曾断言:“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 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 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 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 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表明陈独秀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

    C.主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否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②宋明理学的形成  

    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的巨作。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国的诗词歌赋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

    自选角度,评述材料观点。(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

    社会发展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

    材料二美国全球战略经历了大陆扩张、海外扩张、全球争霸和全球称霸四个阶段。在这四个过程中,美国人的战略选择在不同的国际体系下受其战略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美国战略文化特色。

    美国全球战略演变

    时间阶段

    美国历史

    分期

    国际体系

    美国在国际

    体系的中地位

    美国全球

    战略选择

    1783—

    1898年

    酝酿时期

    主要是英国霸权

    下的多极格局

    从一个北美小国

    变成地区强国

    孤立于欧洲事务,进行大陆扩张和亚太扩张

    1898—

    1945年

    初始形成

    时期

    主要是列强争

    霸时期

    从地区强国一跃

    而成世界超级大国

    对外扩张,开始干涉欧洲事务

    1945—

    1991年

    全球争霸

    时期

    美苏两极格局

    西方盟主

    与苏联争霸,全球扩张

    1991年—

    全球争霸

    时期

    一超多强格局

    世界顶级大国

    单极霸权护持,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并行

    ——摘编自韩瑜《从战略文化到战略选择: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其规律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以后影响美国崛起的因素。据材料一、二,说明对国家崛起战略选择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勒斯——“万物始于水”;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3)概括材料四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及其共同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