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多选题 3 题,不定项选择题 1 题,实验题 4 题,简答题 10 题,计算题 1 题,填空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B. 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

    D. 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空中O点以速度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小球经过P点时动能,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O到P过程中(     )

    A. 经过的时间为   B. 速度增量为,方向斜向下

    C. 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的正切值为   D. 下落的高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斜面上一根长为l=0.30cm的轻杆,一端系住质量为0.2kg的小球,另一端可绕O点在斜面内转动,先将轻杆拉至水平位置,然后给小球一沿着斜面并与轻杆垂直的初速度,取,则 (     )

    A. 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小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其的弹力沿斜面向上

    C. 若增大,小球达到最高点时杆子对小球的弹力一定增大

    D. 若增大,小球达到最高点时杆子对小球的弹力可能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B上,A、B的质量均为,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将水平力作用在A上,使A刚好要相对B滑动,此时A的加速度为;若将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B刚好要相对A滑动,此时B的加速度为,则的比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甲所示,在空间存在一个变化的电场和一个变化的磁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图甲中由B到C),场强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在t=1s时,从A点沿AB方向(垂直于BC)以初速度v0射出第一个粒子,并在此之后,每隔2s有一个相同的粒子沿AB方向均以初速度v0射出,并恰好均能击中C点,若AB=BC=L,且粒子由A运动到C的运动时间小于1s。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对于各粒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E0和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之比为2v0︰1

    B.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通过C的动能之比为 1︰4

    D.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运动的时间之比为π: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场强大小关系有Ea=Eb、Ec=Ed

    B. 电势高低关系有φa>φb、φc=φ0=φd

    C. 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 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a运动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小于将该正点电荷沿直线由d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火星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二颗星球,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着陆前,绕火星表面匀速飞行(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航天员测出飞行N圈用时t,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火星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B. 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速度约为

    C. 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为

    D. 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地球同步卫星P和地球导航卫星Q在同一个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P的运行周期比Q小

    B. P的线速度比Q小

    C. P的向心加速度比Q小

    D. 若要使Q到P的轨道上运行,应该增加它的机械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A 、V均为理想电表,R、L和D分别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理想线圈和灯泡。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u的频率为100 Hz

    B. V的示数为V

    C. 有光照射R时,A的示数变大

    D. 抽出L中的铁芯,D变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运动员穿着飞翔装备从飞机上跳出后的一段运动过程可近似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3g/4。已知运动员(包含装备)的质量为m,则在运动员下落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势能的减少量为

    B. 运动员动能的增加量为

    C. 运动员动能的增加量为

    D. 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电阻R,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t=0时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金属棒电阻为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已知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棒运动速度v、外力F、流过R的电量q以及闭合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甲所示,固定光滑斜面AC长为L,B为斜面中点.一物块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最低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拉到B点撤去拉力F,物块继续上滑至最高点C,设物块由A运动到C的时间为t0,下列描述该过程中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t、物块的动能随位移x、加速度a随位移x、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规律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abcd的边长均为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2m和m,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两端,且正方形导线框与定滑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导线框ABCD的下边与匀强磁场的上边界重合,导线框abcd的上边到匀强磁场的下边界的距离为L.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导线框ABCD刚好全部进入磁场时,系统开始做匀速运动,不计摩擦的空气阻力,则(  )

    A. 两线框刚开始做匀速运动时轻绳上的张力FT=mg

    B. 系统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C. 两线框从开始运动至等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总焦耳热

    D. 导线框abcd的ab边通过磁场的时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的电场强度大于C处的电场强度

    B. B、D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一定都为零

    C. 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大于在C处的电势能

    D. A、C两点的电势差大于B、D两点间的电势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与物体位移S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过程的图线为曲线, 过程的图线为直线,由此可以判断(     )

    A. 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是变力,且一定不断增大

    B. 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定是不断减小

    C. 过程中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D. 过程中物体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和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 物体的质量m=0.5 kg

    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C. 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 J

    D. 前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1.5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区域内,有以对角线为边界、垂直于纸面的两个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纸面内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轴匀速穿过磁场区域,t=0时刻恰好开始进入磁场区域,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与位移关系的是(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在xOy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5 cm的圆,圆上有一动点P,半径OP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θ,P点沿圆周移动时,O、P两点的电势差满足UOP=25sin θ(V),则该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5 V/m,沿x轴正方向

    B. 500 V/m,沿y轴负方向

    C. 500 V/m,沿y轴正方向

    D. 250V/m,沿x轴负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通过轻弹簧连接,并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A、B的质量分别为m、2m,A、B与转台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B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r、r,已知弹簧的原长为1.5r,劲度系数为k,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

    B. 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

    C. 当B刚好要滑动时,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

    D. 当A刚好要滑动时,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现将物块拉到A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最低点B,图中B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一定在O点左下方

    B. 速度最大时,物块的位置可能在O点左下方

    C.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的总机械能一定减小

    D. 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减小的机械能一定等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D上,a球置于C点正下方的地面上时,轻绳Cb恰好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现将b球由静止释放,当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现把细杆D水平移动少许,让b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释放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则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会离开地面

    B. 若细杆D水平向右移动,则b球摆至最低点时,a球会离开地面

    C. b球重力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D. b球所受拉力的功率始终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1 题
  1. 图乙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 .原线圈与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连接.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1=5Ω,热敏电阻R2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

    A. 电压表示数为V   B. R1的电功率为0.2W

    C. R1电流的频率为50Hz   D. R2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导轨、打点计时器和几个已知质量的小钩码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____________m/s2;

    (2)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 ′,作a-F ′图如丙图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实验后,再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和传感器测得的F′为横轴作图象,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请你设计一个操作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刚球接触。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m、g、s、h等四个字母表示)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弹簧压缩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s/cm

    20.10

    30.00

    40.10

    49.90

    69.90

    根据表中已有数据,表中缺失的数据可能是s=________________cm;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乙所示的改变:(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________。(用L、h、y等三个字母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为了测量金属热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为电阻箱, 为金属热敏电阻,电压表可看做理想电表,电源使用的是稳压学生电源,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记录当前的温度

    ③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闭合,记录电压表读数U,电阻箱阻值

    ④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2闭合,调节变阻箱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记录电阻箱阻值

    ⑤改变温度,重复②→④的步骤

    (1)则该金属热电阻在某一温度下的阻值表达式为: __________,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其电阻R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2)若调节电阻箱阻值,使,则可判断,当环境温度为_____时,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小组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0Ω)

    B.电压表(量程3V)

    C.电压表(量程15V)

    D.电流表(量程0.6A)

    E.定值电阻(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Ω)

    G.开关、导线若干

    ⑴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在如图1所示的四个实验电路中应选用___________。

    ⑵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⑶实验中测出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45

    1.40

    1.30

    1.25

    1.20

    1.10

    电流I(A)

    0.060

    0.120

    0.240

    0.260

    0.360

    0.480

    请你将第5组数据描绘在图2中给出的U-I坐标系中并完成U-I 图线;

    ⑷由此可以得到,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 =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⑸有位同学从实验室找来了一个电阻箱,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开关后,改变电阻箱阻值。当电阻箱阻值为R1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电阻箱阻值为R2时,电流表示数为I2。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A。请你用RA、R1、R2、I1、I2表示出电池的内电阻r =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0 题
  1.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置于一静止长纸带上,纸带的左端与A、A与B之间距离均为d =0.5 m,两物体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以恒定的加速度a=2m/s2向右水平拉动纸带,重力加速度g= l0 m/s2。求:

    (1)A物体在纸带上的滑动时间;

    (2)在给定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A、B两物体的v-t图象;

    (3)两物体A、B停在地面上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所示,情景简化:轿车从出口A进入匝道,先匀减速直线通过下坡路段至B点(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再匀速率通过水平圆弧路段至C点,最后从C点沿平直路段匀减速到D点停下。已知轿车在A点的速度v0=72km/h,AB长L1=l50m;BC为四分之一水平圆弧段,限速(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v=36 km/h,轮胎与BC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CD段为平直路段长L2=50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 =36 km/h,求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

    (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

    (3)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间距d=2m,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仅在桌面上有磁感应强度B=1T、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电阻R=3Ω,桌面高H=0.8m,金属杆ab质量m=0.2kg,其电阻r=1Ω,从导轨上距桌面h=0.2m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s=0.4m,取g=10m/s2,求:

    (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R上的电流大小;

    (2)整个过程中电阻R放出的热量;

    (3)磁场区域的宽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平行金属极板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2×106N/C和B1=0.1T,极板的长度l=m,间距足够大.在板的右侧还存在着另一圆形区域的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外,圆形区域的圆心O位于平行金属极板的中线上,圆形区域的半径R=m。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速度沿极板的中线水平向右飞入极板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进入圆形磁场区域,飞出圆形磁场区域后速度方向偏转了60°,不计粒子的重力,粒子的比荷=2×108C/kg。

    (1)求粒子沿极板的中线飞入的初速度v0;

    (2)求圆形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3)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极板间的磁场B1撤去,为使粒子飞出极板后不能进入圆形区域的磁场,求圆形区域的圆心O离极板右边缘的水平距离d应满足的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电子扩束装置由电子加速器、偏转电场和偏转磁场组成.偏转电场由加有电压的相距为d的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组成,匀强磁场的左边界与偏转电场的右边界相距为s,如图甲所示.大量电子(其重力不计)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连续不断地沿平行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偏转电场.当两板没有加电压时,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的时间为2t0,当在两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周期为2t0、幅值恒为U0的电压时,所有电子均从两板间通过,进入水平宽度为l,竖直宽度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最后通过匀强磁场打在竖直放置的荧光屏上.问:

    (1)如果电子在t=0时刻进入偏转电场,则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向位移大小是多少?

    (2)电子在刚穿出两板之间的偏转电场时最大侧向位移与最小侧向位移之比为多少?

    (3)要使侧向位移最大的电子能垂直打在荧光屏上,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半径为L1=2 m的金属圆环内上、下半圆各有垂直圆环平面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1=T。长度也为L1、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一端处于圆环中心,另一端恰好搭接在金属环上,绕着a端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rad/s。通过导线将金属杆的a端和金属环连接到图示的电路中(连接a端的导线与圆环不接触,图中的定值电阻R1=R,滑片P位于R2的正中央,R2的总阻值为4R),图中的平行板长度为L2=2 m,宽度为d=2 m.图示位置为计时起点,在平行板左边缘中央处刚好有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0.5 m/s向右运动,并恰好能从平行板的右边缘飞出,之后进入到有界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左边界为图中的虚线位置,右侧及上下范围均足够大。(忽略金属杆与圆环的接触电阻、圆环电阻及导线电阻,忽略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忽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的电磁辐射的影响,不计平行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及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在0~4 s内,平行板间的电势差UMN;

    (2)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

    (3)在上述前提下若粒子离开磁场后不会第二次进入电场,则磁感应强度B2应满足的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甲所示为“⊥”型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粗细部分截面积分别为S1=2 cm2、S2=1cm2。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气体长度为L=22 cm,乙图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求:(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是T=t+273 K)

    (Ⅰ)封闭气体初始状态的压强;

    (Ⅱ)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边的中点D垂直AC面入射,AD=a,棱镜的折射率n=.求:

    ①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②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从BC边和AB边射入空气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多少?.(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轨道ABCD的质量M=0.4kg,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AB段是半径为R=0.4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在B点与水平轨道BD相切,水平轨道的BC段粗糙,动摩擦因数μ=0.4,长L=3.5m,CD段光滑,D端连一轻弹簧,现有一质量m=0.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距A点高为H=3.6m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恰沿A点滑入圆弧轨道(),求:

    (ⅰ)ABCD轨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速率;

    (ⅱ)小物体第一次演轨道返回A点时的速度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245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5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质量为m0=5g的子弹以速度v0=300m/s沿水平方向射人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10m/s2。子弹射入后,求:

    (i)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时间;

    (ii)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质量M=0.6kg的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C距锁定装置D的水平距离l=0.5m,滑板的上表面由粗糙水平面和光滑圆弧面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粗糙水平面长L=4m,圆弧的半径R=0.3m.现让一质量m=0.3kg,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以大小.方向水平向左的初速度滑上滑板的右端A.若滑板到达D处即被锁定,滑块返回B点时装置D即刻解锁,已知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板到达D处前瞬间的速率;

    (2)滑块到达最大高度时与圆弧顶点P的距离;

    (3)滑块与滑板间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D.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E.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为连续的弹性介质中间隔相等的若干质点,点为波源,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为,周期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开始振动。时,轴上距点2.0m的某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      

    A. 该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B. 该机械波的波长为2m

    C. 图中相邻质点间距离为0.5m

    D. 当点经过的路程为9cm时,点经过的路程为12cm

    E. 当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点位于平衡位置的上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源O开始振动,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图示为t=0.7s时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点第二次出现在波谷,则该横波的传播速度v=__m/s;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图中c质点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放射性同位素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物体的年代.宇宙射线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气中的氮原子后,就会形成不稳定的,它容易发生β衰变,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5730年.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的生成和衰变通常是平衡的,即生物机体中的含量是不变的.当生物体死亡后,机体内的含量将会不断减少.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含量只有活体中的25%,则这具遗骸距今约有     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