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8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 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的材料是用来准备《谈谈豆腐》这篇说明文的,为了做到条理清楚,请将这些材料分三类进行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

    ①豆腐中含有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②吃豆腐可以清热、利尿、益气宽中、消胀散气。③拌豆腐清凉可口,鲜嫩色美。④用豆腐一斤,麦芽糖二两,生萝卜汁一杯,混合煮开,一日两次可治哮喘病。⑤豆腐可以煎,可以炒,可以涮。⑥豆腐对便秘、下血、白浊、乳少有明显的疗效。⑦鱼头豆腐、砂锅豆腐、麻辣豆腐都是我国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菜。⑧根据科学分析,二两鲜豆腐中含有蛋白质7.4克,脂肪3.5克,钙227毫克,磷57毫克,铁2.1毫克。

    (1)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8 题
  1. 典例(2017·课标全国卷III)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 聒噪(guō)  笑靥(yǎ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 蹙缩(cù)   吮血(shǔn)  榫头(sǔn)  鸡豚狗彘(zhì)

    D. 庠序(xiáng)洿池(kuā)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大书特书,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B. 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

    C. 电视画面显示,3日当天,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安静而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了新的选举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D. 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一个人还在七手八脚地忙活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   )

    A. 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酝酿、写作、构思了。

    B. 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一个国家,—个民族,其凝聚力的强弱,决定性因素在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建设状况。

    C. 那年,我响应党的号召,瞒着你奶奶和你姑姑毅然到大西北当了新型农民。从此,我的人生就被改变了。

    D.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______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祝福》))

    ②老头儿望着鲨鱼在水面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后来它就_______地沉了下去。(《老人与海》)

    ③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______的产物。(《宇宙的边疆》)

    A. 故意   渐渐   永恒

    B. 故意   慢慢   永远

    C. 特意   慢慢   永恒

    D. 特意   渐渐   永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请根据语句前后照应关系,选择回答正确的一项(   )

    文科班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他的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 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和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C. 李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以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情感充沛,常常用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出壮丽奇谲的境界。后世称他为诗仙。

    D.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一项是(  )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②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③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

    A. ①比喻   ②借代   ③对偶   ④互文

    B. ①对比   ②借代   ③比喻   ④互文

    C. ①比喻   ②比喻   ③借代   ④对比

    D. ①比喻   ②借代   ③对偶   ④对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锄櫌棘矜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弃甲兵而走               曳:拖着。

    B. 直不百步耳                直:只是,不过。

    C. 罟不入洿池               数:读作cù,数量多。

    D. 王无岁                 罪:归罪,归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而已       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B. 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C. ①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②以其无礼

    D. 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         ②朝济昔设版焉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五亩之宅,之以桑

    B. 七十者帛食肉

    C. 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序八州而同列

    4.与“是何异刺人而杀之”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默写出文中横线上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对下列句子所描写的人物及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

    B.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C.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坚强刚毅、绝不屈服。)

    D.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忠诚善良,老实本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各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汽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这首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联是(   )

    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满目秋霜,枫叶在秋风中凋落,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的基调。

    B. 颔联是对“萧森”之境的展开,“江间”承接“巫峡”,“塞上”承接“巫山”。“塞上风云”既写实景也寓时事。

    C. 颈联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菊花”“故园心”表现了作者羁旅中,急于回家过“独善其身”的隐居生活的愿望。

    D. 尾联写秋已深,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这捣衣声似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捣衣的砧声很紧,诗人心中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长安月夜①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 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C. 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 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2.第一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斩木为兵,_____ ,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小小说《严重问题》,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严重问题

    星期六下午,到任一个月的甄局长主持召开机关生活会。他说,今天他要搞点“特权”,请大家专门给他提意见,越尖锐越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也无妨,就是不要听赞歌。但是,多数发言不过是不痛不痒的“温吞水”,偶尔有几个重锤也是鼓槌举得高,落下来却又变成了蜻蜓点水。

    会议进行到两个小时,卡了壳了。偌大一个会议室烟雾腾腾,暖气“咝儿咝儿”地叫得烦人。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谁也不想说,不冷场才怪呢。有人悄悄地瞟着一直阴沉着脸的甄局长,只等他一发话就收摊撒丫子。

    “我提点——”

    突然,秘书科的副科长严志广打破了沉默。“唰”的一下,大家把惊诧的目光全都对准了他。这位严副科长年方四十,赤红面子,连鼻子也红得发紫,因而他有一个当年曾令人艳羡不已的绰号——严红,并以长于抬轿而蜚声局内外。开会以来,他一直保持缄默,现在却一反常态,突然也要“提点”,真像甩出一颗氢弹。

    “我考虑了很长时间,脑子里公与私也斗争了很长时间,想来想去,我还是要说,不要面子要真理嘛!我给甄局长提点意见,是个严重问题……”

    开场白就非同小可。大家的脑神经全都绷得紧紧的,连爱喝茶的人也不敢喝了,唯恐喝茶的声音影响了听觉效果。

    “这个严重问题如果不解决,要影响到党的事业,因此我打消了顾虑,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正如视察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大家的眼睛瞪得溜溜圆,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严副科长神情庄重,往上推了推珐琅架眼镜,停了一下,又一板一眼地说:“甄局长到局一个月来,早来晚走,兢兢业业,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长此以往,会影响健康,作为一位老干部,身体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党的,是党的宝贵财富,怎么可以随随便便糟蹋党的宝贵财富呢?……

    难道这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吗?……”

    关子卖完了,终于亮了相。全部发言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毫不含糊的推理和丰富的感情……

    这回,轮到大家“唰”地一下把眼光对准这位“随随便便糟蹋党的宝贵财富”的甄局长了。 他听着,记着,直到严志广讲完,他慢慢地走到窗前,“哒”地一声推开了窗户,顿时一股加着雪花的凉气涌了进来,烟雾随着慢慢地向外飘散。他咬了咬嘴唇仿佛在痛苦地抑制自己。然后,他把几张记录从本子上撕下来,交给打字员,说:“请把严志广同志的发言打印100份,它也许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告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什么是‘严重问题’……”

    1.对文中画线部分所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家平心静气,聚精会神,都想听听严副科长究竟要说些什么问题,因为他今日一反常态,格外引人注目。

    B. 大家沉浸在严志广“充满了严密逻辑、毫不含糊的推理和丰富的感情”的发言之中。

    C. 这所机关长期以来没有民主作风,今天严副科长敢于当面指出刚到任的局长的“严重问题”,大家自然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D. 作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用大家神情举止的变化,衬托出严副科长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2.本文中所说的“严重问题”实质上指的是什么?

    3.文中对暖气、烟雾、凉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甄局长是怎样一个人?请概括其性格特点。

    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干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以“敢为天下先”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