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综合题 3 题,选择题 30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3 题
  1.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振兴。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人教版历史教材节选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指哪一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共产党建立的独立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毛泽东和朱德给哪支军队下达的命令?此命令下达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

    (5)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材料一: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三,因大荚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  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看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材料一中的第三条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1年两次派军队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国。《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中华民族面临的“危险”是什么?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中的“敌人”是指谁?面对危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重庆大轰炸惨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辛丑条约》后,一本读物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 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与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 主张向西方学习   B. 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C. 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D. 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不包括(   )

    A.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 欺骗世界舆论   C. 欺骗人民   D. 争取国内和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 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创办新式学校   D. 创建新式海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毛泽东曾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平津战役   D. 辽沈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    )

    A. 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 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和约签字”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25年孙中山逝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是指(    )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国民革命   D. 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两天发生在圆明园的景象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B. 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   D. 抗日战争的史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D. 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世纪30年代,在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是(    )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安事变的最大的意义在于(    )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B.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教训了蒋介石   D. 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A. 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 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 抹杀历史,拒绝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谓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

    A. 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 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 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 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A.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 国民党政权垮台

    D. 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翻雪山、过草地

    ③会师会宁

    ④四渡赤水

    A. ②③④①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台湾

    C. 香港岛

    D. 辽东半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位同学参加电视台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应选择(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俄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邓世昌   D. 左宗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    )

    A. 开放言论   B. 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

    C. 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D.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的话说明(    )

    A. 中国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国共联合抗战

    B. 中国抗战扭转了白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中国屡败的局面,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 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重大牺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B. 清政府准备不足

    C. 清政府指挥失误   D.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社会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市场被打开   B. 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诗词中,描写红军长征的是(    )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D.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