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关于书法知识的语段,回答下题。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较之楷书更为多姿,又补了草书不易识别的缺陷,写起来十分方便,在现代非常流行。

    王羲之自幼跟随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又游历名山名碑,广采众长,将各种书体róng(融 溶)合提炼,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一群友人到兰亭踏青游玩,面对美好的春色,他们即兴赋诗,结成集子。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  这就是流传千年  被称作  天下第一行书  的《兰亭序》  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说,《兰亭序》是王羲之平生最得意的作品。其文通篇气息淡和空灵 ,潇洒自然,无雕琢之痕迹,自然天成。最为后人称道的是通篇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变幻出二十几种不同的笔法,确实堪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些文字“”,尽显魏晋士人洒脱的神韵。其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相传为王羲之当时醉酒后的作品,醒来后王又写多幅,却均无第一幅的神韵。

    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行书也遒劲有力,开创了新的风格,具体可见他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正在安禄山管辖的平原郡做太守,他挺身而出,举兵讨伐,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的兄长颜杲卿也是抗击安禄山叛乱的重要人物,然而在一场战役中弹尽粮jué(绝 决),与儿子颜季明一起被害。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开始四处寻找兄长和侄儿的尸首,并做了一篇悲痛的《祭侄文稿》,流传千古,紧随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用笔之际情感如潮涌,满篇狼藉,笔墨时而凝重,几处写到枯笔,可见他挥毫时不能自yǐ( 以  已)的悲情。

    这第三行书的美誉则给了苏轼的《寒食帖》。此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在寒食节所作。此时他因言获罪,受了沉重打击。所以在运笔之间,淋漓尽zhì(志 致)的展现了自己苦闷、惆怅、孤独的心境。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1.文中加横线词语的注音和对“之”笔顺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补(mǐ)即兴(jì xīng)   “之”字共两画,第二画是 “

    B.补(mí)即兴  (jíxìng)   “之”字共三画,第二画是 “

    C.补(mí)即兴  (jì xīng)   “之”字共两画,第二画是 “

    D.补(mǐ)即兴  (jíxìng)   “之”字共三画,第二画是 “

    2.根据拼音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的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融    绝   以   志

    B.溶决   已   致

    C.融     绝   已   致

    D.溶决   以  志

    3.在文中划线句子空白处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B.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C.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D.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4.请根据介绍判断下面三组名帖拓片中,组是《兰亭序》,组是《祭侄文稿》,组是《寒食帖》。

    A.B.C.

    5.结合书法拓片,下列对三大行书欣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非常完美,布置也非常合适。文笔洒脱,毫不拘束,写法多样,结构生动,章法疏密有致。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B.《祭侄文稿》尽显书法家的感情,横画短则粗,长则细;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锋棱明显,结构瘦长,不愧有楷书“柳骨”之说。

    C.有人说《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诗人于笔墨之间挥洒出一篇凄凉的文字,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D.三大行书各具千秋,《兰亭序》显示雅士超人的风俗,《祭侄文稿》表现至哲贤达的悲情,《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6.填入文中“”处合适的一项是

    A.蚕头燕尾,尽情舒展 

    B.形体方正,横平竖直

    C.连带省略,书写潦草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科幻小说。

    清晨,躺在床上的N先生醒了过来。他的头刚一离开枕头,装在耳朵上的那个耳环状的微型扩音器就轻轻地响了起来。

    “早上好。您已经完全睡够了。请精神饱满地开始今天的生活吧。”

    在枕头里面有一种特殊的装置,能够准确无误地测量出睡眠的程度,并通过微型扩音器将此信号转化成声音通知对方。在睡眠不足的时候会及时地提醒对方,并且,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时候,这种装置会明确地指出,服用哪一种催眠药效果为好。

    确实是便利之极。居然能够制造出这种东西来——从前的人们是连想也不敢想呀。

    N先生和夫人一起吃着早饭。就是在吃早饭的时候,微型扩音器仍然在耳边轻轻地响着。

    “咖啡不能再多喝了,可以再喝一些牛奶。可以再加一片干酪……”

    装在天花板上的电视摄像机密切地注视着饭桌上的情况,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计算出最佳饮食量,井将其结果转化成指示声传送出来。

    N先生把这些指示奉为“圣旨”一般,从来不敢违抗。正是因为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服从命令听指挥”,所以身体才保养得这么好,既健美又强壮,既不过瘦也不过胖。体内的营养成分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并且,内脏的情况也十分良好。确实是便利之极。从前的人们恐怕连想也不敢想吧。

    吃完早饭以后,N先生来到盥洗室刷牙。随后,他把一个小型装置放在嘴里含了五秒钟左右,以便查明口腔内有无细菌,是否有蛀牙,酸碱度如何等等。

    “您的口腔内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微型扩音器轻轻地向N先生报告着。

    N先生走进了厕所。这里也有着特殊装置,能够对排泄物进行精密的分析,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变化,立刻就会通知对方。它会对消化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如果在饮食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话,就会告诉对方应当服用什么药物。有时候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向对方发出指示:为了慎重起见,应该赶快到医院里去做一次周密的全身检查。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一切感到十分麻烦和别扭,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反而觉得非常方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了。无论什么疾病都能在初期就被发现,决不会发生什么因为治疗太晚而耽误的事情。有些疾病从人体外表上是看不出任何异常情况来的,而等到病人感到不舒服时,却往往已经是病入膏盲,无可救药了。但是现在再也用不着为这种可怕的病提心吊胆了。并且,用不着服药和浪费过多的医疗费用就可以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使人延长寿命的装置之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确确实实是便利之极。居然能够制造出这种东西来—一从前的人们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吧。

    N先生刚一走出厕所,就有人打来了电话。

    “喂,喂……”

    N先生拿起话筒和对方通着话。在电话机旁边连接着一个小型装置,使得通话者的名字和照片都清晰地在银幕上放映了出来。只要对方讲出一句话,这个装置就能对其音色特征进行分析,并且飞快地从资料储存器里选择出与其相吻合的名字及照片来,使接电话者马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这是谁打来的电话。假如在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么第二次时只要说“喂,喂”就行了。这既简单又正确,可以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再也不会发生模仿别人的说话声而进行诈骗的事情了。

    电话是一个老朋友打来的,说他即将因公出差去东京,希望能在今天傍晚碰一次头,告别一下。

    快要到上班的时候了。N先生用自动刷衣器把衣服刷得干干净净。接着,领带选择器又根据这一天的气候、对方的服装和心情挑选出了最合适的领带。最后,N先生开动了遗忘物品检查器。

    夫人对将要出门去的N先生说道:“你把这个出了毛病的收据保存器带着,在上班去的路上顺便修理一下吧。”

    这个装置可以用显微摄影的方法把收据录制在微缩胶卷上,既不会遗失也不会弄错。并且,各种收据都排列得井井有条,寻找起来极其方便。可以说是万无一失。这种微缩胶卷可以在法庭上作为可靠的证据。确实是便利之极。这种奇妙的装置从前的人们连想也没有想到过吧。

    夫人一边把这个装置交给N先生,一边说着:“还有,昨天拿去修理的那个‘关门确认装置’今天下午该修好了,在回来的时候顺便去取一下吧。”

    在出门或者临睡之前,只要看一下这个装置,马上就能确定门究竟是否已关好。绝不会发生那种因为忘了关门而让小偷钻进来的倒霉事情。有时候门明明已经关好了,但有的人却不放心,还要从床上爬起来再去检查一下。现在有了这个装置就再也用不着多此一举,可以高枕无忧了。

    实是便利之极。居然能够制造出这种东西来——从前的人们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吧。正因为如此,所以只要一发生故障的话,立刻就得送去进行修理。

    把N先生送出门以后,夫人拿着万能故障发现器对全家的所有装置逐一进行检查。一旦某个装置开始出现什么反常情况的话,发现器的电铃马上就会响起来,提醒人们注意。并且,如果有什么装置需要送去修理的话,夫人就在第二天快上班的时候交给N先生去办理。这也是她每天所必须做的事情。

    N先生抱着出了故障的装置,在上班的路上把它们送进修理部里,请对方进行修理。无论哪一个装置都是极其精密复杂的,因此,外行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利用休假日呆在家里自己动手把它修好。如果胡乱摆弄一气的话,反而会更加糟糕。不管是哪一项修理工作,都必须由专家亲自动手才行。

    大多数的装置买回来之后都能保用三年。在保用期间是绝对不会发生任何故障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可是,也有许多装置用了五年之后仍然完好无损。把所有的装置都合计起来的话,每一户人家所使用的装置几乎部要达到一千多种。因此,只要稍微发生一点儿故障,马上就会感到非常不方便。

    由于这个原因,差不多平均每天总有一两个装置要发生故障。所以,每天总得拿着什么东西出门去修理,而回来的时候则要去取修好的东西。当然,修理费是免不了要付的。

    只有在这个时候,N先生才在自己的心里暗暗地叫着苦:什么便利呀。居然会落到这种地步——从前的人们连想也没有想到吧

    作者:星新一  有删改

    1.请给本文拟一个标题,说明你的拟题理由。

    2.文中反复写“从前的人们连想也没有想到吧”有几层含义?

    3.请就本篇科幻与现实的关系提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回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2.从以下材料中任选一句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①“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②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③“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3.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让自己拥有“静能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默写。

    (1)古人写诗,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哲思皆属上品;范仲淹《渔家傲》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所绘景象均显边塞独特风景。

    (2)周末你和同学到顺义潮白河森林公园骑行放松,绚烂的阳光洒满森林,高大挺秀的树木铺开浓阴,各色野花散发阵阵清香,微风拂面,沁人心脾。身心舒爽的你此刻会想到那句诗文,请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在《论语》中“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他就曾用来加以阐释。《论语》中有很多语句来谈“信”,大到治国的基本原则,小到个人的道德准则无不体现信的重要。从下列《论语》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甲、乙、丙三个横线处(只填序号),并说明丙选择的理由。

    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④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⑤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甲选句(填序号),乙选句(填序号),丙选句(填序号),

    丙句理由是。

    2.阅读连环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上面几幅连环画出自法国科幻小说之父①(作者)的《海底两万里》,作者令人叹服的想象力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连环画中讲述的就是源自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知识②。图六所描述“诺第留斯号”就是我们现在军事普遍使用③的外形。观察图五,尼摩船长的话使我④(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3.在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访谈活动中,曹文轩老师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应该多读那些“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书。所谓的“打精神底子的书”,就是那种大善、大美、大智慧的书。它们能帮助中学生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以及高雅的情调与趣味。

    请从下面的备选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中与主人公有关的一个具体情节,说说它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为你打下了怎样的“精神底子”。

    《论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岩》《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①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③,悉更约束④,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①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②难:驳倒。

    ③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④约束:纪律和规定。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①然不谓(     )

    ②秦坑之(         )

    2.下列加点“以”字的解释与“以天下莫能当”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光先帝遗德    B.全石为底

    C.必分人       D.皆美于徐公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②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4.你认为赵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国家安全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为此将4月5日定为国家安全教育日。2016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主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他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古语曰:“”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安全意识缺失的民族,只能被动挨打,遑论实现发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将有助于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

    【材料三】

    1.填入材料二横线处合适的一项是

    A.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决胜负者,长于布局;知天下者,善谋大势

    B.①位卑未敢忘忧国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①决胜负者,长于布局;知天下者,善谋大势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①决胜负者,长于布局;知天下者,善谋大势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结合材料三内容具体说明材料二中“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时空领域的“宽广”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以上材料内容思考我国国家安全日设立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

    B.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

    C.中国人没有忧患意识,为了加强忧患意识,保卫自己的国家。

    D.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法普法宣传的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在揭晓现场,曹文轩本人也很高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称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班上要开展与作家面对面活动,请你给曹文轩写一封邀请信,表达你们的祝贺和迫切与其交流的愿望。

    要求:⑴内容符合要求。

    ⑵语言得体。

    ⑶字数在150-2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小明最近练习书法很着魔,尤其喜欢赵孟頫书法,从各处搜集资料。恰逢学校要带他们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小明听说那里有长期书法展览,想第一时间去欣赏, 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帮小明写一个参观引导说明,让他第一时间到达书法展厅欣赏。

    材料①: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参观须知

    请观众朋友在开放时间内到票务中心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券后参观,请从西门南侧票务中心换领免费参观券并从西门入场;

    材料②:中国古代书法展专题陈列(常设)

    地点:南12展厅(三层)第六组展览为赵孟頫书法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

    材料③:

    要求:⑴内容符合要求。

    ⑵语言得体。

    ⑶字数在150-2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只是因为(那本书、那个人、那条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⑴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想象力丰富,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请结合下面连环画,发挥想象力,为同学讲述偷食人参果的故事。

    明月手捧丹盘对唐僧说:“这是树上的人参果吃一个无妨。”唐僧受惊不肯吃。

    八戒听得这事,无心烧饭,寻得悟空,怂恿他去偷人参果吃。

    悟空取来金击子,悄悄来后院摘果。

    悟空几经周折偷来三个果子与八戒、沙僧分吃。八戒一口吞了,没尝出滋味,要猴哥再偷,悟空不肯。

    清风、明月闻听大骂他们是偷吃的贼,还不承认数量。悟空一气之下分身而去。

    悟空怒将人参果树用金箍棒打烂、推到,人参果一个个入土而去。

    要求:

    ⑴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