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选择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4 题
  1.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些同学从小就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中缺乏维生素 C,则可能患坏血病

    B. 贫血的原因都是由于身体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

    C. 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皮肤和黏膜

    D. 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葡萄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分别于早晨,中午,傍晚在同一株植物的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等大的圆片,分别滴加碘液观察(   )

    A. 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B. 中午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C. 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D. 三片叶片颜色深浅程度都一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两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伤,医生对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下(  )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以针尖刺甲的指尖

    甲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

    以针尖刺乙的指尖

    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A. 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

    B. 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

    C. 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传导功能受损

    D. 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传导功能受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

    A. 抗体是在有抗原物质刺激之下才产生的

    B. 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物质

    C. 抗原是外来物质,抗体是人体蛋白质

    D. 抗原消失后,抗体便不再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甲示分解者

    B.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D.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 )

    A. 无机物、有机物   B. 有机物、无机物

    C. 无机物、无机物   D. 有机物、有机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其中过程①表示细胞的(  )

    A. 分泌

    B. 分化

    C. 生长

    D. 分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无机盐

    B. 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 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二氧化碳

    D. 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人类消化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壁的粘膜有很多皱襞及绒毛

    B.口腔能初步消化食物,但几乎不吸收养分

    C.胃液和小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胆汁不能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通过手臂注射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  )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乳酸菌能将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

    B.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口既要加盖还要用水封口

    C. 利用酵母菌能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酒精的原理酸制白酒

    D. 储藏果蔬时,适当提高氧浓度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所示,控制人的耳垂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隐性关系(假如用A表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则下列关于该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无耳垂的基因对于控制有耳垂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B. 图中7号与5号、6号的性状出现差异不会遗传给后代,为不遗传变异

    C. 通过7号的基因型推导出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依次为Aa和AA

    D. 根据国家的二胎政策,5号和6号夫妇想再生一个有耳垂男孩儿的几率是3/8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关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 若P表示肾小管,则B可表示其中葡萄糖的浓度

    C. C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

    D. D图表示的是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位同学在牛奶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同时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只有乙细菌生长,没有甲细菌的生长。下列有关解释中,正确的是

    A. 甲、乙细菌都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B. 这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样的

    C. 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一样的

    D. 甲、乙细菌都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垦利县植物园内今年迎来了两株大银杏树。在移植运输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银杏树的大部分枝叶,根部保留大土坨,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这些做法的目的是

    ①阻止呼吸作用

    ②阻止光合作用

    ③降低蒸腾作用

    ④减少对根毛的损害

    ⑤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⑥阻止新陈代谢

    A. 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如图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一⑦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血管类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__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在消化道内经过①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___。

    (2)人体在进行图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分别是___。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和___两个过程,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___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最终,在脑细胞的___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3)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情况是___。

    (4)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___(填写序号)。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②和③分别属于什么组织?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d点所示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图甲中结构[]_____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图乙中的_____(填字母)。一天24小时内有机物处于积累的时间段是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果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移动;

    ②如果关闭阀门,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二氧化碳缓冲液(能保证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恒定),把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移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某校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方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__(填“增加”或“减少”)。

    (2)上述操作中,发现视野中由污染物B存在。移动装片污染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染物仍不动。但换上16×目镜后,污染物消失,说明污染物在__(填“装片”或“物镜”或“目镜”)上。

    (3)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__。

    A.换用高倍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