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 封狼居胥(xū)       揾英雄泪(wèn)      恁时节(nèn)

    B. 绣衾(jìn)         白泠泠(líng)       还酹江月(lèi)

    C. 遥岑远目(cén)       刽子手(kuài)       鲈鱼堪脍(kuài)

    D. 羽扇纶巾(guān)      笑靥(yàn)         霎时间(ch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舞榭歌台东蓠把酒豪奢清秋

    B. 劳燕纷飞前仰后合狼狈瑞脑

    C. 风帘翠幕湛湛青天季鹰罪愆

    D. 流觞曲水仓皇北顾盗跖遮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就是这本小说中主人公的______。

    ②为把我国的科技产品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裁把全部精力______到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中。

    ③从2007年9月开始,高一新生将使用重新______的教材。

    A. 原型   贯注   审订   B. 原形   灌注   审定

    C. 原型   贯注   审定   D. 原型   灌注   审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汤姆斯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得不佩服李永波在用人上的眼光与胆量。

    B. 咱们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

    C. 电影拍摄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一部影片一炮打响,不久就会传出拍续集的消息,但所谓的续集影片却每每给观众以狗尾续貂之感。

    D.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 能否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的问题,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成功。

    C. 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

    D. 严厉打击仿造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是本季度财贸战线的中心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又被称为“诗余”或“长短句”。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B. 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三折,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C.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著名剧作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戴文进传

    毛失舒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①。一时待诏②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行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

    糈③?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也、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坎坷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注] ①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赋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② 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候皇帝命令使唤。③糈:粮食。

    1.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

    A. 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托:凭借,依靠

    B. 奈何著此钓鱼            奈何:怎么能

    C. 遂麾去余幅不视           麾:挥手

    D. 其真亦罕遇云            真:的确,真是

    2.下列各组加点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以一技之长入宫            ②宣宗阅之

    B. ①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C. ①此技不足为也             ②何辞为

    D. ①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3.请至少从三个方面概括戴进能“名高一时”“卒成其名” 的原因。

    4.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上有何特色?试就其中一两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①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却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八十五岁时,他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3.结合背景知识谈一谈,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生华发。

    (2)._____________,玉枕纱橱,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

    (4).料峭春风吹酒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分子扩大了的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这种大分子DNA不仅耐热性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一特性可能对检查人体基因缺陷十分有用。

    DNA的典型形态是双螺旋结构——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在一起。每一节梯子都由两个互补的碱基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碱基对。

    自然界只有4种天然碱基,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由于4种碱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大小,T常常与A配对,G常常与C配对。其它的配对形式(如A配C,G配T)都会因为太宽或太窄而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出错,基因密码就会出现混乱,从而导致婴儿在出生时会出现可怕的畸形或导致像癌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样的疾病。

    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纳尔逊·伦纳德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个苯环嵌入碱基A,得到了一个大碱基xA,xA比普通碱基A宽了约33%。斯坦福大学的科尔和他的同事们继续了伦纳德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组使用与伦纳德相似的方法得到了xT——一种大小为自然T两倍的合成碱基。接下来的挑战是将这些大碱基嵌入双螺旋结构。

    他们通过将xA与自然T组合,xT与自然A组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一种比自然DNA宽了约20%的新的稳定的DNA形态诞生了,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扩展DNA”或“xDNA”。

    研究人员发现xDNA有几个比自然DNA更加优良的特点。比如说,xDNA比自然DNA的耐热性好。在实验室环境下,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在55.6摄氏度时还依然保持完整。

    科尔说:“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DNA也不例外。”

    他补充说,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自然DNA不发光,而xDNA却发出一种紫色光,使它在显微镜下被看得很清楚。

    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科尔正在研究xDNA是否也有这种功能。

    不过他警告说:“这种新的DNA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因为它太大了。不过,我们希望,有一天它会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的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这样当我们往其它星球上派探测机器人时,我们就会知道要在冰层下寻找什么样的生命形态。”

    (选自2003年11月3日《参考消息》)

    1.下列关于xDNA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xDNA与自然DNA相比,耐热性更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

    B. xDNA是美国科学家们连续研究的成果,它是由科学家们先合成一些大碱基,而后将其嵌入双螺旋结构而成。

    C. xDNA是一种人造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是一种大分子DNA。

    D. xDNA的诞生可能为人类诊断自身基因缺陷带来帮助。

    2.下面对“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碱基的配对受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有较稳定的配对形式,太宽或太窄的配对形式都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B. 碱基对是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单元,它由两个功能互补的碱基组成。

    C. 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典型形态,它由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而成,故名“双螺旋”。

    D. 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

    3.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基因排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序出错,就会致婴儿畸形或其他的一些疾病。

    B. 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好,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

    C. 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xDNA是否具有这种功能尚在研究之中。

    D. xA和xT是两种人工合成的大碱基,科学家将它们分别与自然T、自然A结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这一规律可以解释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更好的现象。

    B. 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xDNA与自然DNA在发光问题上的差异。

    C. 因为xDNA太大了,科尔认为它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可能性不大。

    D. 如果xDNA将来能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它就会为我们的太空生命探索提供指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非画家

    冯骥才

    近日画兴忽发,改书桌为画案,开启了尘封已久的笔墨纸砚,友人问我,还能如先前那样随心所欲么?

    我曾有志于绘画,并度过15年的丹青生涯,后迫于文革剧创,欲为民族记录心灵历程,遂改道易辙,步入了陌生的文坛,然而,叫我离开绘画又何其难。

    画者练就了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光有色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醉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一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便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面,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 我不过没有时间将它形之于纸,却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

    文学的思维也包含着绘画的思维。

    文学的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无论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字。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同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文学给予我画的,只是更凝聚的境界,更自由的联想,还有文学的本质要求:不重复。

    绘画允许重复,文学不允许重复。

    在一种艺术里呆久了,易生麻木,今人称之为:感觉疲劳。自己创造的,愈有魅力,愈束缚自己。与之疏远一段时间,相隔一段距离,反而能更好地感觉它;艺术的表现欲望,压抑它反倒能成全它。这样,每每写乏了,开砚捉笔,展纸于案,皎白的一张纸上好似布满神经,锋毫触之,敏感异常,仿佛指尖碰到恋人的手臂,这才是绘画的最佳状态。放笔纵墨,久抑心中的形象便化作有情感、有呼吸、有灵性的生命,活脱脱呈现出来。

    艺术,对于社会人生是一种责任方式,对于自身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方式。

    我为文,更多追求前者;我作画,更多尽其后者。

    至于画风画法,欲言无多,一任自然而已。风格是一种气质,或是一种生命状态,风格无法追求,只有听任生命气质的充分发挥。若以技法立风格,匠也。

    友人说,我还是不愿意你成为画家。

    我笑而不答。画家这两个字,对于绘画本身无从帮助。

    1.第1自然段“先前那样随心所欲”具体指什么?

    2.第5自然段中写道,“画非画,文非文”,由这句话来看,在作者心目中“画”和“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从全文来看,你认为作者愿意做一个画家还是一个作家?为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作者说“我非画家”,是由于他已离开绘画而步入了文坛。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比绘画大。

    B. “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是说这心中的“画”,是完成了绘画创作的全部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C. 本文语言流畅,挥洒自如。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比喻、反复、排比、对偶等辞格的运用,乃至文言词语句式的调度都恰到好处。

    D. “……仿佛指尖碰到恋人的手臂”,比喻艺术表现欲望受压抑时绘画的最佳状态。

    E. 本文运用比较手法纵谈绘画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和哲理色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文后要求答题。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峨;它可能是一片大海,让你体会到一片壮阔;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感悟到肃穆;它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了伟大和纯粹。在心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熏陶,影响,潜移默化,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请以“爱”为话题,仿写一段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高贵的灵魂”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