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13 题,非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A.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C.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3 题
  1.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 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B.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C. 铁犁牛耕的出现

    D.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 周王室的衰微

    B. 土地转让的停滞

    C. 兼并战争频繁

    D. 私田的大量开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 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

    B. 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安徽有50处确认的汉代城市遗址,大多规模较小。(数据摘自《安徽汉代城市的分布与建设》)这表明:

    A. 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

    B. 当时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

    C. 两汉时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I号”终于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接下来将着手制定详细的保护和考古方案,展开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至少需要5~lO年。根据所学知识,可能会发现什么文物:

    A. 景德镇的彩瓷大碗

    B. 定窑的白瓷长颈瓶

    C. 邢窑的青瓷瓶

    D. 大量的五(粉)彩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为中国古代社会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②人口增长缓慢、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使农业税额徘徊

    ③商品经济活跃

    ④该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

    C. 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 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B. 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 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亁隆时宣布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②禁止海外贸易

    ③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

    ④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后处于贸易优势地位

    B. 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台湾

    C.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D. 英国政府鼓励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 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D.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商业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揖塞港……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史》

    材料三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主要特点及其兴起原因。

    (3)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颁布此条例的主要目的。《航海条例》的颁布带来了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