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4公里。请回答1-4题。

    1.下列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震属于人工地震  ②地震属于天然地震

    ③玉树县的地震发生在汶川地震的西北部

    ④玉树县的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比较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秋季常受台风的影响

    ②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③农业以小麦、青稞、马铃薯为主

    ④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世博会期间,青海省推出三条特色旅游线路,三江之水推出的“三江源之旅”,夏都气候优势推出的“避暑休闲夏都之旅”,根据地貌特征推出的“世界屋脊天路之旅”,不正确的是

    A.三江源地区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B.青海省玉树地震,可能会导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破坏

    C.西宁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D.“世界屋脊天路”指的是贵昆铁路

    4.三江源的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下列属于三江源成为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的原因是

    ①气候寒凉

    ②地下水位较高

    ③有常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层的分布,减少了水的下渗

    ④雨水较多且集中夏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2.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1.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带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右图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1.该日与北京的白昼相比,甲乙两地的昼长                                  (    )

    A.都长于北京

    B.都短于北京

    C.甲地短于北京,乙地长于北京

    D.甲地长于北京,乙地短于北京

    2.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B.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C.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D.流水侵蚀是塑造乙地地表的主要外力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又称反尼尔尼诺现象,它是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气候异常,气象灾害加剧。据甲、乙两图判断11-14题:

    1.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流动应为

    A. 东部气流上升    B. 西部气流下沉

    C.呈顺时针流动    D. 呈逆时针流动

    2.乙图为2007年8月以来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与常年平均值差异,图中反映出

    A. 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度相差4度

    B. 澳大利亚东、西岸水温相差1.5度

    C.东南太平洋为一暖水区,水温高于西太平洋

    D. 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水温增幅较大

    3.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说法可信是

    A.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 B.智利北部降水量增多

    C.印度尼西亚降水量增多 D.智利发生大地震

    4.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与洋流变化相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赤道暖流增强    B.西风漂流减弱   C.北太平洋暖流减弱     D.秘鲁上升流消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回答15~16题

    1.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B.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2.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7-18题:

    1.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      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为变质作用

    B.N发生在F之后

    C.M的形成与②无关

    D.图示地区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某区域图,完成19-20题。

    1.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                                          (    )

    A.地中海  红海

    B.挪威海  波罗的海

    C.北海  地中海

    D.波罗的海  北海

    2.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图3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甲处风向的形成示意图,其中a、b、c表示受力状况,完成23-24题。

    1.与甲处风向相同的风带是

    A.南半球的信风带    B.南半球的西风带

    C.北半球的信风带    D.北半球的西风带

    2.高气压位于甲处的

    A.东南方   B.北方   C.西南方   D.南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及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25-26题。

    1.该山地位于

    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B.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读图回答27-28题

    1.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2.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两倍        D.三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29-31题。

    1.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2.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3.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                            (    )

    A.运输距离           B.运输质量

    C.运输速度      D.运输数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91年,我国经批准获得一块7.5万平方千米的国际海底矿区C—C海区。据此回答32-33题

    1.航行在C—C海区的考察船,船上旗帜飘向

    A.西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在C—C海区中,主要开采

    A.石油、天然气     B.锰结核  C.煤炭   D.铁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4-36题。

    1.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稻作农业           D.原始迁移农业

    2.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3.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 a代表的是

    A.市场               B.交通           C.教育水平       D.环境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右图,完成37-38题。

    1.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

    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

    C.灾毁耕地总体趋势增多

    D.建设用地总体趋势减少

    2.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下图,回答39-41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

    A.地势三级阶梯    B.三大自然区   C.三个经济地带    D.五个温度带

    2.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3.关于四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②地区——黑土侵蚀、森林的破坏

    C.③地区——酸雨危害、土地盐渍化

    D.④地区——干旱风沙、土地沼泽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为某极地俯视图,弧abc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此时,一架旅游包机正从x地起飞,6小时后降落y地。据此回答第42题。

    飞机降落时,该地正值

    A.正午  B.日出  C.子夜  D.日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43-45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

    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2.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a<c<b

    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46-48题。

    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400米处

    C.南坡海拔20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右图为某地6月9日和6月22 日两天太阳视运动的投影方位示意图,回答49-50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投影位于A处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位于B处时,地方时大于12时

    B.太阳投影位于A处时,该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太阳投影位于A处和B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经度不同

    D.太阳投影位于A处时,该地物体影长为零

    2.如若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地处热带雨林自然带      B.流经该地区的洋流为暖流

    C.该地冬季盛行西风            D.该地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下图甲表示某日昼长状况,乙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甲图所示日期,乙河河口海域盐度(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接近一年中的最________(高或低)值。

    (3)乙图中d处地貌为冲积扇,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4)影响乙图ab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别是________和。

    (5)与乙图ab地区同纬度大陆东岸平原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硬叶林    B.针叶林    C.灌丛    D.阔叶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2009年7月9日,川、陕、渝三省市在重庆共同签署“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序幕已经拉开。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

    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

    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

    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

    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  中国部分区域地图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2)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据河南省气象局专家介绍,自2008年11月下旬以来至09年2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据统计。

    材料二  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1)据图说出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分布总体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据图说出西南五省市干旱的总体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3)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灾害,为预防和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4.5

    24.8

    26.9

    28.7

    30.2

    29.2

    27.7

    27.3

    27.7

    28.7

    28.0

    26.3

    降水mm

    0.0

    0.0

    0.0

    2.0

    12.0

    592.0

    682.0

    487.0

    307.0

    61.0

    23.0

    2.0

    (1)沿图中L绘制地形剖面图。(2分)

    (2)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4分)

    (3)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主要的分布区,并说明理由。(4分)

    (4)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分析原因并指出解决措施。(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