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非选择题 6 题,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5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最近被列为生态大保护的重点区域。请回答:

    (1)长江中的胭脂鱼曾经由于人为滥捕导致数量下降,为调查该鱼种群的恢复状况,一般采用_______法。调查时需要避开其繁殖期,目的是___________。某学习小组多次调查发现,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总是比真实值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水库完成蓄水后,与上游水体相比,库区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氮磷等无机物的含量有所上升。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的评估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远高于农田、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常染色体的基因受到性激素

    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l)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Y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基因同时存在于X、Y染色体上),也有非同源区段(基因只存在于X或Y染色体上)。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若实验室有纯合的刚毛与截毛雌雄果蝇(XAY、XaY均视为纯合),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A、a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

    (2)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只白羽雄鹌鹑与一只纯合栗羽雌鹌鹑交配,产生的F1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雄性表现为栗羽,雌性表现为白羽。请利用F1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予以证明,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该产物被还原生成糖类的过程还需要_____________(物质)。Rubisco酶的“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特性)相矛盾。

    (2)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有氧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__________;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__________中。

    (3)夏季中午,部分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其中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I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递质;图Ⅱ是图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Ⅲ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Ⅰ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 _______的功能。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和丙神经元分别  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或“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 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图Ⅱ中A测量的电位与图Ⅲ中___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不能测到图所示的电位变化,原因是: 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能源,由于石油面临枯竭,可再生的乙醇作为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科研工作者研制出利用微生物降解秸秆生产乙醇的技术,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植物秸秆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碳元是____,对该培养基可采取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

    (2)某小组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培养液进行数量测定,在稀释倍数为105对应的培养基中测定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涂布平板时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______个。

    (3)用上述方法测定目的菌的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原因是_________。

    (4)上述流程图中,糖液发酵产生乙醇需要的菌种是_____,乙醇是在目的菌的______(结构)中产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通过基因工程研制的某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抑癌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人的P53蛋白可对癌变前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该药物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致病力很弱,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会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药物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在“能自我复制”“有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保存”中选答)。检测P53基因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和人工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需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病。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B. 该遗传病一定属于先天性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 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此病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8

    D. 与红绿色盲相比,该遗传病更适合在人群中调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5 题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   B. 都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

    C. 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D. 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

    A. 促进番茄果实细胞中快速合成大量乙烯 B. 促进番茄雌蕊子房逐渐发育成无子果实

    C. 使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 诱发减数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

    B. 变异的不定向性会导致生物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

    C.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D.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B. 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C. 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D.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闲置数年后逐渐被灌木丛覆盖。该过程中不会发生

    A. 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发生改变,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

    B. 光照、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影响着群落中生物的分布

    C. 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环境对多种种群的容纳量增大

    D.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逐渐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