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7 题
  1. 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相等,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 X 的单质发生反应

    B. 元素 X 与元素 Z 均可形成含 18 个电子的气态氢化物

    C. 元素 Y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于 Z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且二者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 元素 W、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中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甚获利也”。这里的“石碱”是指(   )

    A. KOH   B. KAl(SO4)2

    C. KHCO3   D. K2C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0.1 mol Na2O2的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4NA

    B. 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介于2NA与4NA之间

    C. 常温下,100ml0.5mo1·L‑1盐酸与2.3g钠反应生成H2分子数为0.05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SO3与水反应生成1mol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稀草酸反应:5C2O42-+2MnO4-+16H+===2Mn2++10CO2+8H2O

    C. 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2AgCl+S2-===Ag2S+2Cl-

    D. NH4HCO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NH4++OH-===NH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被浓硝酸钝化

    B

    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入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C

    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

    无Fe3+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并产生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下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

    B. 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负极区质量减少65克

    C. 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D. 充电是b接电源的正极,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700℃时,H2(g)+CO2(g) 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 (H2O)为0.025 mol/(L·mi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C(H2)/mol/L

    0.1

    0.2

    0.2

    C(CO2)/mol/L

    0.1

    0.1

    0.2

    A. 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

    B. 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 H2和0.20 mol/L CO2,到达平衡时c (CO)与乙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1)若A是一种黑色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难挥发性酸,C、D都是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紫红色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酸,反应时生成的C是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在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中利用A和B的反应制备气体C,C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现象:B中无沉淀生成,C中有白色沉淀,D中溶液颜色变浅,E中产生白色沉淀.

    (1)仪器R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在常温下用8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备SO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启动A中反应。“通入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_.

    (4)探究装置C中通人SO2的量与产物的关系。

    ①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通人过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NO3-+3SO2+2H2O=BaSO4+2SO42-+2NO+4H+

    猜想2:通入少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 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证明猜想1和猜想2哪个合理,完成下列实验:

    提供试剂:溴水、铜粉、Ba(NO3)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C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_

    __________

    (5)下列可检验装置D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Fe2+的最佳试剂是(填字母)(_____)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3[Fe(CN)6]溶液     D.KSCN溶液和双氧水

    (6)常温下,实验完毕后,分离、提纯装置E中白色固体M,取适量M于试管中,滴少量盐酸(M剩余),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 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1275.6kJ·mol-1;

    ②2CO(g)+O2(g)2CO2(g)  △H=-566.0kJ·mol-1;

    ③H2O(l)=H2O(g)  △H=+44.0kJ·mol-1.

    则甲醇液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 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CO和2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5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80%。

    ①前5min内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③某时刻向该平衡体系中加人CO、H2、CH3OH各0.2mol后,则v正__________v逆(填“>”“=”或“<”)。

    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c.v正(CO)=2v逆(H2)               d.v(H2)=2v(CH3OH)

    e.三种物质的浓度比恰好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 "甲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燃料腔、 氧化剂腔和质子交换膜三部分.放电过程中其中一个腔中生成了CO2。

    ①放电过程中生成H+的反应,发生在__________腔中,该腔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当消耗甲醇4.8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量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 OH)3

    Fe(OH)2

    Co(OH)2

    Al( OH)3

    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1)①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

    ②向浸出液中加入NaCl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③为提高浸取率除了适当增大NaClO3浓度,升高温度还可采取措施____(答一条即可)。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入NaClO3过量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

    (2)①“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____。

    ②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其使用的适宜pH范围是____(填编号)。

    A.2.0—2.5   B. 3.0—3.5   C.4.0—4.5   D.5.0—5.5

    ③“操作1”中包含的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和过滤、减压烘干。

    (3)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答一条即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