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1 题,情景默写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姚晓丹

    “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冯其庸曾经这样自况。这个豁达从容、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从不向命运低头,一生颠簸辗转,而这一次终于没能抵过时间的催促,飘然而去白云之外,留下说不尽的书生意气。

    很难用学界的单一范畴去定义这位老书生。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家,考古学家?冯老自称“其庸”,然而他的学术涉猎,已然大大超出常人的范围,实在“不庸”。他致力于文化和学术的一生,留给世人的也是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书破万卷 路行万里

    叶君远是1979年冯其庸带的第一批3位研究生之一,师徒交往38年。他还曾写过《冯其庸传》,为先生整理年谱。“冯先生一生是为了学术而生的,他非常勤奋,在读书、教学的时候,他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校最晚熄灭的。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总是在文末写上完稿时间,于是,我们在翻阅他的文集的时候,可以看到他每每深夜才搁笔。他一生的巨大成就和他过人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在学术研究上,冯其庸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书破万卷,路行万里。“冯先生在读《史记》的时候,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读《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先生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他76岁再登高原,成功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他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诫学生的。”叶君远说。

    至情至性 方正不阿

    在对待学术方面,冯其庸至情至性,方正不阿。叶君远回忆:“他编辑《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一些助手做注释工作。一位年轻的助手由于感情生活起了波澜,注释有些草率。冯先生审校之后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帮助他改正问题。对于领导干部,他也没有网开一面。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冯先生作为系主任,他的签字至关重要,然而,冯先生就是不签。后来人事部门领导亲自和他谈话,劝他宽限,他无奈之下签了字,却马上补签一句‘我不同意’。”

    对于学界后辈,他关怀备至,尤其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

    著名作家二月河,以前曾是红学爱好者,他早年寄给冯其庸一篇自己的红学论文。冯先生回信说:“你文笔好,试着写写历史小说。”二月河受到鼓励,写出了《康熙大帝》,并第一时间寄给冯其庸先生。“冯其庸先生连夜看了这部小说,读完后连声赞赏,并帮助二月河联系出版社出版小说。”叶君远说,“知名工笔画家谭凤嬛、雕塑家纪峰等,都出自冯先生门下,受冯先生教益。”

    国学知音 后辈知音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冯其庸受聘成为首任院长,首先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国学院的课程体系来自冯先生的建议,在此之前,学校多次邀请专家研讨,一直莫衷一是。原因很简单,专家自己就没有受过国学教育,完全没有经验。现在看冯先生的课程设置,其实是他当年在无锡国专经历的活用,‘国学概论’‘文字学’‘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版本目录学’‘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很多都出现在国学院的课程之中。冯先生当初倡导三个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说。

    他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国学院成立后,他和季羡林先生一同建言,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时之需”。

    冯其庸曾赠给友人一首诗,讲他和《红楼梦》的缘分:“红楼奥义隐千寻,妙笔搜求意更深。地下欲请曹梦阮,平生可许是知音。”但是他的学生认为,红楼知音显然不能概括他的学术成就。“他还是国学的知音人、后辈的知音人、学术的知音人。”叶君远说。

    (选自《光明日报》(______)年01月23日 05版),有删改)

    【相关链接】

    “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其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书籍时对玄奘归国路径心存怀疑,于是重走故地,终于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成功推翻了书本的说法。

    B. 冯其庸审校助手的注释稿件后,发现助手注释草率就立刻把助手批评教育一番。这从侧面反映了冯其庸对年轻人、对感情生活的态度。

    C. 冯其庸曾用一首诗来讲述他和《红楼梦》的缘分,但他的学生认为,他不是红学知音,而是国学知音、后辈知音、学术知音。

    D.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设立之初,由于许多专家没有受过国学教育,完全没有经验,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就根据冯其庸先生的意见来完成。

    2.文章开头引用冯其庸先生的话:“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有何作用?试分析。

    3.冯其庸“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简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艺术发展史上,技术在提供传播手段、创新艺术样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技术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呈现新的特点,似乎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艺术家的帮手,而开始觊觎创作本身,意欲取而代之成为艺术的主导。

    当前大热的代表性技术就是虚拟现实。在艺术领域,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可以把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按照物理时空结构和因果关系重新整合起来,创造沉浸式体验,从而使艺术审美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这个技术促使了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文艺的兴起,但其中很多作品因触碰灵魂的艺术性明显不足,亟待艺术家参与其中。

    另一个代表性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世界里,审美理想和情感世界是驱动创作的重要引擎,而人工智能却是无心的机器,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情感世界,只能进行“制造”,不能进行“创造”。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艺术家同时具备表达冲动、创作技艺、创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这可遇不可求,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人工智能作品的本质是模仿,处于艺术生产链的低端,它可以承担部分工艺制造,但永远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如果我们把艺术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图景中去审视,会更清晰地看到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奠定了艺术生产的理论基础。从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家根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倾注个人生命体验、思想认识和情感表达,依托于外部技术条件和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用于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从这个理论视角审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人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类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虚拟现实是现实生活的影子,虚拟现实本身无法为文艺提供真实的生活养分,也就很难产生震撼心灵、传之久远的艺术。

    美的规定性来自人类实践,人们完成审美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社会历史和生活实践,没有纯粹抽象的无缘无故的美。在技术的世界里,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人工智能,都无法独立创造美、发现美,从而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

    尽管在艺术创作中,技术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完全取代艺术家,但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重建着人类的文化形态。美国学者福山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中提出:“除非科学终结,否则历史不会终结。”这个历史终结论的始作俑者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特别是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他否定了原来的定见。福山警告世人:“技术让人类失去人性……但我们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失去了多么有价值的东西。”面对技术发展的诱惑,艺术家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又要有不移的定力,始终守护人类的灵魂和精神。

    (摘编自徐粤春《技术与艺术的辩证法》,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新技术代表的虚拟现实重塑人类感觉,创造沉浸式体验,促使了电子游戏等网络文艺的兴起,艺术格局发生变化。

    B. 由于没有审美理想和情感世界,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无论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只能是艺术家创造的工具。

    C. 艺术家的表达冲动、创作技艺及创作环境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促使了艺术作品的产生,这些恰是人工智能所缺乏的。

    D. 马克思首次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奠定了艺术生产的理论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为现实生活的影子,虚拟现实无法为艺术提供真实的丰高的内容,因此难以产生震撼人心、流传久远的艺术。

    B. 作为技术,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人工智能,社会历史和生活实践的审美基础的缺失决定了它们独自创造不出真正的艺术。

    C. 虽然在艺术创作中技术永远取代不了艺术家,但它的发展会对艺术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人类文化形态的重建。

    D. 面对技术发展的诱惑,艺术家要有宽容的态度,做到不沉迷、不浮躁,既时刻追随技术发展,也不丢失人类的灵魂和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影响着艺术发展,似已呈现出取代创作、成为艺术的主导的趋势。

    B. 过度依赖技术而把力量集中在感官刺激上,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艺术审美,这种作品因而缺少触及灵魂的艺术性。

    C.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的原作,高妙与否只不过表明模仿级别的高低。

    D. 美国学者福山认为,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人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些,保持清醒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年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杰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杰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杰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  “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杰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杰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杰米•威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顶呱呱,凡是我要的都给了我。你的变化很大啊,杰米,我从来没有想到你会长得这么高,好像高了两三英寸。”

    “哦,我二十年以后长高了一些。”

    “杰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杰米•威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圆滑的’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溜到我们这边来,跟我们通知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巡警威尔斯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杰米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语言凝练,是本文一大特色。情节简单平铺直叙。前文写了鲍勃对自己和朋友的命运的展望和分析,后面接着就被捕了。场景的布置和安排与主题紧紧相连,惜墨如金。

    B. 结构严谨,作者的安排一环紧扣一环,将读者领进了故事使其无法自拔。最终一个小字条解开了浓重的雾团,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 尽管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的刻画生动逼真,跃于纸上。鲍勃为了财富不择手段以致沦落为通缉的罪犯,经过二十年的奔波处事十分镇定。

    D. 本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赞扬了鲍勃和杰米两人珍视友情、信守承诺的人品。

    E. 小说中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就是为了下文写杰米出场时的穿着“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做铺垫的。

    2.第2段画线语句(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有什么作用?请作简析。

    3.故事结尾便条上的内容体现了作者讲故事的匠心。说说你对此的见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①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②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①槎(chá):木筏。②冥冥:深远而不明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以“君”称朋友,以“仙”修饰朋友所乘之船,表现了词人对朋友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B. “后日相思”两句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天涯海角,运用的是虚写手法。

    C. “草草杯盘”表明作者没有精美饭食,未能招待好朋友,四字中隐隐有一种愧疚之感。

    D. 下片首句是对朋友的嘱托,是希望他上任之后切勿佩戴明珠翠羽,不要注重打扮。

    E. 末句是想象朋友“政成”之后朝见天子时的样子,“衣袂翩翩”写出了他的踌躇满志。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B.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魅力中国城》节目的播出,让黄冈人不仅更好地了解了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还让全国人民领略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与风情。

    B. 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且仍处于上升,多地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

    C. 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

    D. 女性科学家们并不认为性别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因素。她们觉得,无论男女,要当科学工作者都要有一些特别的“共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这张《松鹤图》真的太贵重了,虽然受之有愧,但因家父渴望已久,我也就笑纳了。

    B. 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C. 您的这盆兔型根雕,惟妙惟肖,实在招人喜欢,如肯割爱,价钱上我一定不亏待您。

    D. 我的家境贫寒,您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我将永志不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理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备受关注的“电梯劝烟猝死案”二审判决一经披露,_________,因为这样的判决结果,是对公民行使正当监督权利的维护,虽然对于老人家属来说 ________,的确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悲剧,值得同情,但杨帆劝阻老人在电梯内吸烟,_______,而非侵犯他人正当权利。何况,杨帆在劝阻老人吸烟时,不知其患有心脏疾病,也不可能遇见其后果。因此,让杨帆承担法律责任,非常不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②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我市实际,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献计献策。

    ③在城市,垃圾箱总是塞得满满的,工业生产源源不断的废料,让人难觅栖身之处……“垃圾围城”绝不是危言耸听。

    ④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军舰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抵近侦察,把本来平静的南海搅得风生水起,其背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野心昭然若揭。

    ⑤雕版印刷,在拥有现代印刷技术的时代,只能束之高阁吗?这样的文化精粹能不能在保护中利用,开发其市场价值?

    ⑥印象容易先入为主,纠正就难了。西汉时张汤为官严酷,口碑不佳,儿子张世安终身忠厚,谨慎用刑,这才改头换面,扭转了世人对其门风的看法。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3)《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知杭州府。 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八年,偕给事中杜钦巡视淮、凤,抵陈州灾伤,免田租,赎民所鬻子女。明年,谦请振,太子谕之曰:“军民困极,而卿等从容请启,彼汲黯何如人也。”寻命督两浙、苏、松诸府粮,输南、北京及徐州、淮安。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谦建议分四等:丁多粮最少者运北京,次少者运徐州,丁粮等者运南京、淮安,丁少粮多者存留本土。民利赖之。

    仁宗即位,召还,改大理寺卿。帝方矜慎刑狱,谦等亦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帝怒,降少卿。一日,杨士奇奏事毕,不退。帝问:“欲何言,得非为虞谦乎?”士奇因具白其诬,且言谦历事三朝,得大臣体。帝曰:“吾亦悔之。”遂命复职。

    宣宗立,谦言:“旧制,犯死罪者,罚役终身。今所犯不等,宜依轻重分年限。”报可。宣德二年三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虞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B.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C.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D. 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子生”,即国子监学生。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晋时始设,与太学并立。

    B. “出”,指出京受任,官职可升可降。《张衡传》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与此处意义相同。

    C.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明时与刑部、 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D. “秀才”,是汉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置秀才科,后亦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文中虞谦上言改旧制时就被举荐为秀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谦深受三朝皇帝倚重。他因曾上奏改革旧制而向皇帝请罪,皇帝都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即使他因奏事不密而被贬,经杨士奇稍加劝谏,仁宗就将他官复原职。

    B. 虞谦关心百姓疾苦。亲自前往灾区赈灾,安抚灾民。为便利百姓,还根据丁粮的多寡制定了运粮远近的具体措施。

    C. 虞谦执法公正。处理案件时谨慎得当,依罪定刑。他向宣宗建议改变过去犯了死罪都要终身服役的做法,主张根据犯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划分服役年限。

    D. 虞谦敢于直言,善于说理。多次向皇帝进言,因他所奏之言有理有据,又能切中时务,因此被皇帝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舶航行中有一种岸壁效应。船在靠近一侧岸壁航行时,船首由于受到岸壁的反射作用会产生指向河心的岸推力,而船尾由于过水断面变小则会产生指向岸壁一侧的岸吸力。这两种力会使船航行时船体极不稳定,容易打转倾覆。

    对船而言,岸边原本是最安全的停靠点,然而船如果一味靠岸航行,结果却最不安全。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岸壁效应,“岸壁”在给人们提供保护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们更好地前行。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