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 都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   D. 都以三民主义为根本宗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

    B. “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

    C. 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

    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下列不属于中共“一大”内容的是

    A. 通过了党的纲领

    B. 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C. 推翻帝国主义

    D. 实现共产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 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 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

    D. 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初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小明在查阅历史资料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的旗帜和横幅上写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赋”,“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五四运动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 俄国十月革命   D.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废除二十一条”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学生爱国运动

    C. 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 领导阶级不同   B. 指导思想不同   C. 所处时代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延安   C. 上海   D. 瑞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烬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 表述,错误的是

    A.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B. 五四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工人

    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救亡图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这次罢工是被哪一北洋军阀血腥镇压

    A. 袁世凯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段祺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是(    )

    A.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必须经过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李大钊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刊物是在何时何地由谁创办的?该报刊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图三人物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他是谁? 他领导的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4)材料三中的“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  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1)结合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的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一年确定的?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一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