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判断题 3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

    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入侵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 英国商人在北京、重庆等地做生意

    B. 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 英商迫使清朝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 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俄国   C. 日本   D. 美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

    ②袁世凯

    ③左宗棠

    ④林则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

    A. 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 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 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 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②中英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⑤义和团运动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变法从根本上要变革

    A. 教育制度

    B. 科举制度

    C. 文化制度

    D. 政治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张强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B.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禁烟运动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把民生事业的建设问题放在首位。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林则徐

    D. 张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3 题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双重性质,是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农民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体西用”实施者是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2)“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失去了哪块领土?

    (3)这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4)此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最终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它们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1895年日本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中国什么地方,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这场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失败了,但唯一保留了一项新政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有着什么历史功绩?(功绩必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