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简答题 3 题,填空题 3 题,科普阅读题 1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燃放烟花

    C. 蜡烛燃烧 D. 电灯通电发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水”的是(  )

    A. 蒸馏水 B. 河水 C. 矿泉水 D. 自来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B. 2O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

    A. 蔬菜 B. 牛奶 C. 大米 D. 鸡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C. 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7

    D. 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会变质的是(  )

    A. 石灰水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大理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 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B. 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 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葡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科学家发现用氨气(NH3)可以将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 反应物氨气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3:1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干燥二氧化碳

    验证铁丝能在

    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

    探究可燃物

    燃烧条件

    实验

    方案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B.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C. 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运用微粒观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花香四溢:_____;

    (2)水被电【解析】
    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用品

    管道通

    石灰乳

    有效成分

    NaOH

    Ca(OH)2

    (1)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

    (2)使用石灰乳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与铁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获得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乙中证明铁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

    (3)丙中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今年清明前后,全国各地山火频发,唤醒了我们的防火意识。

    (1)下列属于造成山火发生的可燃物是_____。

    A 山石   B 干草   C 树木    D 黑土

    (2)人工灭火时,用土盖灭的原理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燃油汽车安装的触媒转换器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其过程可表示如图:

    (1)触媒转换器可以将_____等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2)在转化过程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普阅读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酒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饮品,男女老幼均有饮用者,然而,酒后窘态百出,既有呕吐不止的,又有精神亢奋的;既有自己被送往医院的,又有酒驾造成交通事故的,因此,提倡“饮酒要适量,酒后不开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良好行为。

    白酒、红酒、啤酒等酒类,都含有酒精,其化学名称是乙醇(C2H5OH),酒精进入体内,很容易通过胃肠黏膜进入血液当中,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95%是靠肝脏分解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酒精分解经历两个过程,①乙醇→乙醛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参与,若摄入酒精量过大,分解相对比较慢。乙醇聚集体内,会刺激胃黏膜,出现胃部不适,酒精也会抑制神经系统,导致睡眠紊乱。②乙醛→乙酸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参与,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差别很大,乙醛聚集导致脸部发红,搏动性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另外,以上两个转化过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酒精性低血糖,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肝脏内没有完全分解的酒精和乙醛,会通过血液,由心脏送往全身。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人就会出现“酒意”,开始进入兴奋状态;酒精的浓度达到 0.1%时,人会变得性情豪迈、动作夸张,达到 0.2%时,便进入了酩酊时期,人会步履蹒跚、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超过0.3%,人便步行困难、言语不清、烂醉如泥;一旦超过0.4%,饮酒者就昏睡不醒了。

    图1﹣肝脏分解乙醇的过程

    图2﹣饮酒前后指标对比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2”所示。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青少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远离酒类;为了家庭幸福,要劝告父母饮酒适量,禁止酒后驾车。

    (1)乙醇的俗称是_____。

    (2)酒后导致脸红的主要物质_____。

    A 乙醇    B 乙醛    C 乙酸

    (3)乙酸俗称为醋酸,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

    (4)人体血液中乙醇的浓度最高点是在饮酒后_____小时。

    A 0.5     B 1.5     C 3.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肝脏能够把进入人体内的酒精全部分解

    B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当人体血液中乙醇浓度最大时,简单反应时和视觉保留最差

    D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只要达到80mg/100mL就会定为醉酒驾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工业上生产高纯度 CaO 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

    (1)反应釜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

    (2)若进入焙烧炉内的碳酸钙是500kg,理论上能生产出_____kg氧化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依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选择“I”或“II”进行作答,二者均作答,按“I”进行计分。

    I

    II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_。

    (2)氧气可选用E进行收集,其原因是_____。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

    (2)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按实验要求,甲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2)乙中所示称取氯化钠的操作出现了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操作导致了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g。

    (3)若依据丙所示的量取蒸馏水的体积推测,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化学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①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8.酚酞的分子结构受pH影响,酚酞溶液的颜色受其分子结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1≤pH<8

    8≤pH≤13

    pH>13

    酚酞的分子结构

    内酯式

    醌式

    羧酸式

    酚酞溶液的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②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且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受pH影响。

    ③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1

    1﹣1:配制pH=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

    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红色褪去

    2

    2﹣1:分别配制pH=8、10、11、13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5滴30% H2O2溶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都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逐渐褪去,四支试管变化情况见图:

    2﹣2:配制pH=9的NaOH溶液,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中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4%的H2O2溶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都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逐渐褪去,四支试管变化情况见图: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则“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

    (5)实验2﹣2的目的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