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9 题,选择题组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 东北、东南、西北   B. 西南、西北、东北

    C. 西南、西北、东南   D. 东北、西南、东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 云贵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不合理的灌溉

    B. 过度开采地下水

    C.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D. 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2.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 机械产品   B. 棉花   C. 煤炭   D. 粮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

    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

    A.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 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 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    )

    A. 水污染   B.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大气污染   D. 噪声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 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 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 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土壤酸化,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肥力

    B. 我国的酸雨主要碳酸型酸雨

    C. 酸雨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并危害人体健康

    D. 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我国南、北方粮食、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口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 a表示人口,b表示水资源   B. 北方的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南方的一半

    C. 北方的人均水资源是南方的一半   D. 粮食总产量南方多于北方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

    A. 光照差异大   B. 人口数量差异大   C. 水热差异大   D. 降水差异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1.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 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回答问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3°   B. 5°

    C. 8°   D. 10°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经过山脉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是“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①为天山。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的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B. 乙地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

    C. 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谷地的发育以流水侵蚀为主

    D. 乙地形区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V”形

    2.关于甲、乙两地形区能源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B. 乙地有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资源

    C. 乙地太阳能资源非常缺乏   D. 甲地常规能源缺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上海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黄海之滨

    B. 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南方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是花生

    D. 江南丘陵红壤分布广泛,红壤呈酸性,肥力差,改良的方法是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四组国家中,全部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俄罗斯、泰国    B缅甸、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日本    D越南、印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青海   B. 云南   C. 山东   D. 甘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 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西北干旱成因的是

    A. 远离大西洋   B. 远离太平洋   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 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 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 都有绿洲农业

    C. 都属外流区域   D. 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旅游地理)

    材料一:桂林旅游资丰富,典型的岩溶地貌赋予桂林“奇山、秀水、异洞、美食”的山水风光,享有“甲天下”的美誉,而桂林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则蕴育了古遗址、陵墓、石刻、摩崖造像等多种人文旅游资。桂林以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并重的旅游形象,享誉海内外。

    材料二:桂林自驾旅游已呈较强旺势,外地自驾车以广东为主,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江西其次,体现了桂林自驾车旅游中短程旅游的优势。

    (1)写出桂林旅游资源的特色。

    (2)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均为广西自治区邻省,分析外地自驾游客以广东省为主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在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上的差异。

    (2)丙地(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要说明其原因。

    (3)有人从西安乘火车经最近的铁路干线到沈阳,请说出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2 题
  1. 读我国某地植被类型统计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山西   B. 西藏

    C. 海南   D. 江西

    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的自然地理特点是

    A. 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   B. 降水较少,阴坡比阳坡湿润

    C. 自然植被破坏严重,人工林比重大   D. 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青藏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河谷地之中,其主要原因是:

    A. 谷地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   B. 谷地中的气温较高的

    C. 谷地中人口较多   D. 谷地中的河流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15年以前,仅靠节水,我国就可能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在刚刚出版的《新循环经济学》一书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原全国节水办常务副主任吴季松教授提出了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对策”。

    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下图)开工兴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

    (1)根据对东线调水线路的调查发现,该线路调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污染问题。其中A、B、C三段河流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2)简要回答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