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咽气/咽喉    剥皮/抽丝剥茧    期间/间不容发

    B. 骈进/迸发    游弋/大动干戈    朝廷/大发雷霆

    C. 禅师/禅让    解剖/浑身解数    擂台/自吹自擂

    D. 容赦/羞赧    衬衫/彬彬有礼    杂糅/矫揉造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征引    翘鼻子    言不即义    心无旁骛

    B. 濡养    笑嘻嘻    形消骨立    强聒不舍

    C. 瞥见    圆明园    相得益章    鸠占鹊巢

    D. 宽宥    博物馆    一意孤行    不知所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填空。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写出了黄河冰雪覆盖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写出了黄河落日的奇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脍炙人口。请联系相关情节,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达粗中有细的特点。

    (2)《西游记》第七回写到“五行山下定心猿”,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结果如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018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更好地满足市民对阅读的精神追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将最爱阅读的城市留在河南,4月22日,河南省图书馆举行了“倡导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河南”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表,说说你得出的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读书现状调查表

      年级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 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意:醉翁之意不在酒/目似瞑,意暇甚

    B. 高:而年又最高/山不在高

    C. 绝:往来而不绝者/沿溯阻绝

    D. 芳:野芳发而幽香/芳草鲜美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请结合语段(一)的内容概括作者在“乐”些什么,这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语段(一)和语段(二)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不该丢失的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