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味,也出现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北杂剧的创作队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甚至有的人还亲自扮演,粉墨登场,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清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我们如果把这几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众所周知,昆曲从文词的典雅生动、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不少唱词段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技法上也十分高超,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控制,配器的齐金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而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写意舞姿和抒情舞姿的丰富,念白的生动幽默,也成了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把握的复杂技艺。这些自然都与社会性痴迷所造成的激励有关,也与高层文化界对它的精工细磨分不开。高层文化人把他们的全部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都投注在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之中,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种种舞台景象。因此不妨说,离开了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是很难办得到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层文化界介入世俗艺术,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

    B. 上层文化人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使昆曲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

    C. 昆曲的审美格调不仅体现在唱词,唱腔和表演上,编剧的高超技法也引起了观众的欣赏和迷醉。

    D. 离开精英文化的聚合,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审美的格调就很难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出社会普及的原生态阶段很少有上层文化界的涉人。

    B. 文章将昆曲和北杂剧进行对比,突出昆曲和上层文化界的紧密联系。

    C. 《清忠谱》《长生殿》《牡丹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

    D. 文章分析了昆曲对上层文化界的影响,昆曲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昆曲的唱词唱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

    B. 昆曲是一种世俗艺术,有一定的社会普及性,因此这一艺术吸纳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的参与人是世俗观众。

    C. 社会痴迷性对昆曲所造成的激励和高层文化界对昆曲的精工细磨使昆曲成为了一门复杂的技艺

    D. 昆曲在唱腔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凝视崇高

    毕淑敏

    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

    一位研究历史的长者对我说,这一次金钱大潮对知识分子信仰冲击的力度,甚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那时是别人看不起你,这一回是叫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于是我们的文学里有了那么多的卑微。文学家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卑微,读者们心有灵犀浅吟低唱地领略卑微。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这种阅读使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原来世界已一片混沌,我们不必批判自身的瘰疬,比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还要清洁得多哩!

    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绝不是卑微。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是一种构造精细又孱弱无比的生物,对大自然和对其它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

    我很小的时候到西藏当兵,面对广漠的冰川与荒原,我体验到个人的无比渺小。那里的冷寂使你怀疑自身的存在是否真实,我想地球最初凝结成固体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山川日月都僵死一团,惟有人,虽然幼小,却在不停地蠕动,给整个大地带来活泼的生气。我突然在心底涌动奇异的感觉——我虽然草芥一般,却不会屈服,我一定会爬上那座最高的山。当我真的站在那座山的主峰之上时,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崇高。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

    也许是青年时代给我的感受太深,也许我的血管里始终涌动军人的血液,我对于伟大的和威严的事物,有特殊的热爱。我在生活中寻找捕捉蕴涵时代和生命本质的东西,因为“崇高”感情的激发,有赖于事物一定的数量与质量我常常将我的主人公置于急遽的矛盾变幻之中。换一句话说,就是把人物逼近某种绝境,使他面临选择的两难困惑之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遭遇无数次的选择。

    人们选择的标准一般是遵循道德习惯与法律的准则,但有的时候,情势像张开的剪刀刈割着神经,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眼前的窘境。在这种犹疑彷徨中,时代的风貌与任务的性格就凸显出来。人们迟疑的最大顾虑是害怕选择错了的后果。所以说到底,还是内在的恐惧最使人悲哀。假如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恐惧,做出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的抉择,我以为他就达到了崇高。日新月异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选择”场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幸运。

    我常常在作品里写道死亡。这不单是因为我做过多年的医生,面对死亡简直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崇高这块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迸溅灿烂的火花。死亡使一切结束,它不允许反悔。无论选择是正确还是谬误,死亡都强化了它的力量。尤其是死亡之前,大奸大恶,大善大美,大彻大悟,大悲大喜,都有极淋漓的宣泄,成为人生最后的定格。当年我好不容易爬上那座冰山,在感觉崇高的同时,极目远眺,看到无数耸立的高峰凝视远方,崇高给予我们勇气,也使我们更感觉自身的微不足道。因为山是没有穷尽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以“轻”为美的时代潮流中,蔑视崇高成为了一种社会“时髦”,说明了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改变。

    B. 清浅小河的清纯宁静是优美的体验,大海的广阔澎湃激起人们对命运的沧桑感,这就是崇高的体验,它们都属于美学的体验范畴。

    C. 文学作品传达卑微,有金钱利益驱动的因素,读者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受到影响,变得平凡。

    D. 本文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崇高被金钱和卑微日渐淹没的现状的分析,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注重传达崇高的审美体验,才能凸显作品的价值。

    2.结合全文,说说如何理解文中“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这句话。

    3.结合全文,说明文中“崇高”的含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阿法狗”出自谷歌旗下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最早在2016 年1月,《自然》杂志以封面位置报道该程序在和所有其他围棋程序的对抗中获得了99.8%的胜率,并且以5 比0 的成绩打败了欧洲围棋冠军。随后同年3月,“阿法狗”挑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经五局鏖战,人类1:4 不敌人工智能,引发巨大轰动。但“阿法狗”仍在积攒实力。今年月,一个神秘账号 Master 公布自己正是“阿法狗”新版。该账号在知名围棋平台上先后挑柯洁、朴廷桓和井山裕太等顶级高手,豪取胜利,随后战赢“棋圣”聂卫平,直至60 盘时自爆身份,决胜收官。

    英国《自然》杂志19 日最新论文中,英国伦敦深度思维公司“阿法狗”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报告了新版“阿法狗”软件一“阿法元”。“阿法元”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无师自通的本领,在每次自我对弈中进步。通过3天的训练—包括近500 万局自我对弈——阿法元以其100 比0的不败战绩,狠狠打击了曾书写历史的前任“阿法狗

    材料二

    AI 和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来自英国,英国可谓是AI 的发源地,多年来对AI 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一套独有机制。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已经对143个科学项目进行研发拨款,目的是研发出智能技术和系统,其跨学科研究体系有助于AI 工具和技术满足伦理和应用需求。估计,在2035 年之前,AI 将为英国经济带来8140 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5%增加到3.9%

    2015 年,EPSRC 联合剑桥、爱丁堡、牛津、华威与伦敦大学学院这5 所英国名校一起,出资4200 万美元成立了阿兰·图灵研究所,研究AI 在国防安全、健康、计算技术、数据中心工程,以及金融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并帮助培训新一代数据科学家。此外,英国还建立了阿兰数据研究集团、开放数据研究所、国家数据创新中心和皇家统计协会数科学分部等,在AI 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

    近日,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阿尔兹海默症状出现前10 年,发现由疾病引起的大脑微小的结构变化,以达到尽早检测出阿尔兹海默症的目的研究小组通过对67 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来训练他们的人工智能,其中有38 个来自老年痴呆症患者,29 个来自健康人的控制。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分成小区域,并让他们的人工智能分析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训练完成后,他们通过对148 个实验对象进行脑部扫描来测试这种算法。在这些测试之外,还有48 次对患有此症的病人进行扫描,48 次对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行扫描,最终,人工智能得以全面地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1.下列关于民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实践中凭借人工智能全面地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B. “阿法元”“狗”强大,它已不再为人类的知识所限,而能够自行发现新知识。

    C. 英国注重AI 研发投入,在Al 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渴望为英国经济带来新的突破。

    D. “阿法元”可以从“零“开始,单纯基于与自己的对弈,不需要任何历史棋谱的指引,也不需要任何人类经验的点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材料一突出了“阿法元”相比于“阿法狗”的新特点和新突破,那就是“阿法元”可以战胜更多的对手。

    B. 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需要人工的研发和不断实践探索才会不断完善和进步。

    C. AI 的发展,除了算法,还需要大量的数据,保证数据来源AI 研发人员才能更新提高对人工智能的研究。

    D. AI 为英国经济带来了8140 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增加到了3.9%。

    E. 研究小组通过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测试,知道了预测阿尔兹海默症状的算法。

    3.人工智能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氏,初名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也,其后世居于太原。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高祖德之高祖留守北京,以知远为押衙。

    潞王从珂反,闵帝出奔,高祖自镇州朝京师,遇愍帝于卫州,止传舍,知远遣勇士石敢袖铁槌侍高祖,以虞变。高祖与愍帝议事未决,左右欲兵之,知远拥高祖入室,敢与左右格斗而死,知远即率兵尽杀愍帝,留帝传舍而去。

    废帝入立,高祖复镇河东,已而有隙,高祖将举兵,知远与桑维翰密为高被画,赞成之高祖即位于太原,以知远为侍卫亲军都虞候,领保义军节度使。契丹耶律德光送高潞州,临决,指知远曰:“此都军甚操刺,无大故勿弃之” 。

    天福二年,迁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忠武军节度使。已而以杜重威代知远领忠武、徙知远领归德,知远耻与重威同制,杜门不出。高祖怒,欲罢其兵职,宰相赵莹以为不可,高祖乃遣端明殿学士和凝就第宣谕,知远乃受命。五年,徙都留守。九月,朝京师,高祖幸其第。六年,拜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七年,高祖崩。

    知远从高祖起太原,有佐命功,自出帝立,与契丹绝盟,用兵北方,常疑知远勋位已高,幸晋多故而有异志,每优尊之。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又拜北面行营都统。开运二年四月,封北平王,三年五月,加守太尉,然王未尝出兵。契丹寇澶州,别遣伟王攻雁门,败之于秀容。八月,杀吐浑白承福等族,取其赀钜万,良马数千。

    (节选自《新五代史·汉本纪第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高祖德之

    B. 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高祖德之

    C. 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高祖/德之

    D. 与晋高祖俱事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复取高祖马殿而还/高祖德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端明殿学士”官职名,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 传舍原为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遇愍帝于卫州,止传舍”,传舍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C.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谥号,朝廷根据刘知远的生平事迹加给他的谥号以寓褒扬之意。

    D. “以知远为侍卫亲军都虞候,领保义军节度使”,“领”有兼任低级官职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 知远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面目呈紫色,白眼球居多,给人一种凛然的感觉

    B. 知远派勇士石敢将铁锤藏在袖子里,后来闵帝身边的人想要动武时,石敢与他们进行格斗,直至战死,后知远将闵帝身边的人杀光

    C. 知远不愿与杜重在同一诏书,闭门不出。高祖很生气,想要解除他的兵权,但宰相赵莹认为这样做不行,于是高祖派赵莹去知远家说服知远。

    D. 知远跟随高祖起兵于太原,有开创基业的功劳。自后晋出帝继位后,与契丹断绝盟约,北方连年用兵,常常猜疑知远,对知远只是表面优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以杜重威代知远领忠武,徙知远领归德,知远耻与重威同制,杜门不出。

    (2)契丹寇澶州,别遣伟王攻雁门,败之于秀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①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阳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②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玉盘:传说南海有一种美人鱼,离开她的主人时,托着玉盘哭泣,泪水都化作了珍珠。②《前溪》是指南朝江南一带流行的一种歌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咏牡丹的咏物,诗人李商隐所咏的是道路中所见被风雨吹损的残花。

    B. 李商隐遣词用事的才华在本诗中尽显,诗歌颔联选用“玉盘”“锦瑟”两个意象,使用移情法恰如其分的写出赏花人和牡丹之间的深厚情谊。

    C. 颈联写出牡丹生长的哀红满地的园圃笼罩着重阳节登高思亲的愁绪,今非昔比,一年一年的蓬勃生机化为重阳的尘埃。

    D. 前溪一句,诗人用比拟的手法表现前溪蜿蜒回环,像舞者婀娜的看着牡丹的残花,表现出惜花之情。

    E. 颔联对仗工整,进泪”对“惊弦”、伤心数”对“破梦频”,强调牡丹为风雨所败、风雨摧残牡丹使赏花人夜不能寐。

    2.李商隐咏花,以细腻传神、用事不着痕迹著称,结合全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咏牡丹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树作比,______________  女子以桑树的日渐温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2)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写自己的雄心壮志,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豪放开朗心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 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

    ②做学问就要勤勤恳恳,从一而终,容不得半点懈怠,装不下一丝浮躁。

    ③我们经常在网络批评中看到的情形就是“攻乎异端”的党同伐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造成伤害。

    ④画家指着墙上那幅画说:“这是二十年前的处女作,也没有什么欣赏的价值,但对于我却敝帚自珍,值得一辈子收藏。”

    ⑤老李就那样日复一日地干着同样的事,不瘟不火,但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他的身影都挥之不去。

    ⑥无论刮风下雨,二人总是互相搀扶,踽踽而行,似乎搀着的,就是美好的明天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骊山华清池景区推出智能电子导游项目,每位游客都可以领取一部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 2017 年12月18 日,中国空军编队首次飞越对马海峡,赴日本海国际空域训练,检验远洋实战能力。

    C. 一旦某个节日被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商家就可以根据和利用这些含义,在一系列设计、销售、生产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D. 受近地面湿度较大以及降温的影,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再度出现大雾天,这给当地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到教室,他就劳驾我同他一起策划这周将要举行的“传统文化报告会”。

    B. 此次诗歌朗诵比赛,令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和老师您对她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这都不知该怎么感谢您了。

    C. 欣闻您家有弄璋之喜,因事不能光临,谨以歉意奉上!

    D.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定当效犬马之劳,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 个字。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即使从其偏旁部首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远古时,随着畜牧业的发达,产生了马、牛、羊、犬等部的文字;由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的过渡,________。汉字的形成,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不仅如此,中国的民俗风情、山川景物、民族心理、历史文物人文地理、房屋建筑等等,都可以从汉字中找到镜像。因此,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请从逻辑推论的角度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出两句有关这句的逻辑推论。(5 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自我”,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谈论。有人说,“自我”是每个人身上最真实的东西;有人说,“自我”只是一种幻觉,还有人说,“自我”是一种有待塑造的东西。按照“成为自我”,“实现自我”的说法,“自我”好像是极有价值的东西;按照“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说法小说加在我”又好像很没有价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可抄袭,不少于800 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