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填空题 2 题,单选题 18 题,实验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2 题
  1. 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的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的电离程度,第二步的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的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 + 较弱酸盐 = 较强酸盐 + 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HA + HC2—(少量) = A—+ H2C—

    ②H2B(少量) + 2A— = B2— + 2HA

    ③H2B(少量) + H2C— = HB— + H3C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H3C +3A— = 3HA + C3—                 B.HB— +A— = HA + B2—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3C + 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②HA(过量) + C3—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研究发现,NOx和SO2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I.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已知:N2(g)+O2(g)2NO(g)   △H=+180.50 kJ·mol-1

    2CO(g)+O2(g)2 CO2(g)     △H=-566.00kJ·mol-1

    (1)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参与大气循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平衡时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8mol,平衡将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图中a、b分别表示在一定温度下,使用质量相同但表面积不同的催化剂时,达到平衡过程中n(NO)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a”或“b”)。

    ③15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II.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燃煤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

    (3)用纯碱溶液吸收SO2可将其转化为HS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4+和SO42-。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碱性电池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 + 2MnO2 + H2O=Zn(OH)2+Mn2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 + H2O+2e-==Mn2O3 + 2OH-

    C.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13g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mL 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32-、HCO3-和H2CO3总数为0.1NA

    B. 1L 1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

    C. 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D. 0.1L 3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目为0.3 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代火法炼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三个主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2ZnS(s) + 3O2(g)=2ZnO(s)+2SO2(g)       △H1=a kJ • mol-1

    ② 2C(s) +O2(g)=2CO(g)               △H2=b kJ • mol-1

    ③ ZnO(s) +CO(g)=Zn(g) +CO2(g)         △H3=c kJ • mol-1

    A. 以上三个反应中,只有①是放热反应

    B. 反应②的作用是仅为反应③提供还原剂

    C.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是纯净的锌单质

    D. 反应ZnS(s)+C(s)+2O2(g)=Zn(g)+SO2(g)+CO2(g)的△H= kJ • mol-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中碳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2价),N2O4作氧化剂,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 = 3N2↑+ 4H2O↑+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燃烧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把火箭送入太空

    B. 每生成1mol N2,该反应转移电子8mol

    C. 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CO2是氧化产物

    D. 此反应中R的分子式为C2H8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来解释的是

    A. 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C. 在Fe3++3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的浓度,体系颜色变深

    D. 合成氨工业选择高温(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方程式不符合的是

    A. 自然界中正常的雨水呈酸性:H2O+CO2H2CO3 ,H2CO3H++HCO3—

    B. “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 (红棕色)N2O4 (g) (无色)  ΔH<0

    C.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出现浑浊:S2O32-+2H+=S +SO2 +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事实说明HNO2为弱电解质的是

    ①0.1 mol/L HNO2溶液的pH=2.1;

    ②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 ;

    ③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

    ④HNO2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

    ⑤HNO2能与碳酸钠反应制CO2;

    ⑥HNO2不稳定,易分解

    A. ①②③⑤   B. ①②   C. ①②⑥   D. ①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溶液中每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①H2S  ②NaHS  ③Na2S   ④H2S和NaHS混合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S2―)由大到小是:③>①>②>④

    B. 溶液pH由大到小的是:③>②>④>①

    C. 在H2S 和NaHS混合液中:2c(Na+)=c(H2S)+c(HS―)+c(S2―)

    D. 在NaHS溶液中:c(H+)+c(Na+)=c(OH―)+c(HS―)+2c(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会过滤

    除去MgCl2中少量FeCl3

    D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质BaSO3

    B

    某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可能不含SO42-

    C

    将FeCl3溶液分别滴入NaBr、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

    氧化性:Fe3+﹥Br2﹥I2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1AgNO3溶液,沉淀呈黄色

    Ksp(AgCl)﹤Ksp(AgI)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2A (g) +B (s)2D (g) △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反应温度 / ℃

    800

    800

    850

    c( A )起始/mol·L-1

    1

    2

    1

    c( A)平衡 /mol·L-1

    0.5

    1

    0.85

    放出的热量/kJ

    a

    b

    c

    A.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

    C.实验III在30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 (A)为0.005mol·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已达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 H2 (g) 2NH3(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NH3的体积是0.1 V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B. 反应达平衡时N2消耗掉0.2 V L

    C.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D. 反应达平衡时H2消耗掉0.5 V 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Mx (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HF)2

    B.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C. 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M,重新达到平衡时,将增大

    D. 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V2+-e-=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 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VO2++2H++e-=VO2++H2O

    C. 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n(H+)的变化量为1mol

    D. 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5 ℃时,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进程中水的电离程度:c>a>b

    B. 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的pH减小,漂白性增强

    C. d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D. c点所示溶液中:c(Na+)=c(ClO-)+c(HCl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常温下,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滴定过程溶液pH随X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A)/c(A-)的值减小

    B. HA的电离常数KHA=10-7x/(100-x)(x为滴定分数)

    C. 当滴定分数为100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 滴定分数大于10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Na+)>c(A-)>c(OH-)>c(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V0的NaX、Na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已知pOH=-lgc(OH-),pOH 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X、HY都是弱酸,且Ka(HX)>Ka(HY)

    B. 图中pOH随变化始终满足直线关系

    C. =3时,NaX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小于NaY溶液

    D. 分别向稀释前的两种溶液加盐酸至pH=7时,c(X-)=c(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已知Ka(CH3COOH)=1.7×10-5 mo1·L–1、Ka(C6H5OH)=1.0×10-10 mo1·L–1、Ka1(H2CO3)=4.2×10-7 mo1·L–1、Ka2(H2CO3)=5.6×10-11 mo1·L–1。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B.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1·L–1,若a<7时,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C. 常温下,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V(醋酸)

    D.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滴定法是化学常用来定量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化妆品行业等等都被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________。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B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

    (2)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

    (4)该测定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氟化钡可用于制造电机电刷、光学玻璃、光导纤维、激光发生器。以钡矿粉(主要成分为BaCO3,含有SiO2、Fe2+、Mg2+等杂质)制备氟化钡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Fe3+、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

    (1)滤渣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滤液1加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加NaOH溶液调节pH=12.5,得到滤渣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滤液3加入盐酸酸化后再经加热浓缩____________洗涤,真空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BaCl2·2H2O晶体。

    (5)常温下,用BaCl2·2H2O配制成0.2 mol/L水溶液与氟化铵溶液反应,可得到氟化钡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Ksp(BaF2)=1.84×10-7,当钡离子完全沉淀时(即钡离子浓度≤10-5 mol/L),至少需要的氟离子浓度是___________mol/L(已知=1.36,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5.0 t含80%BaCO3的钡矿粉,理论上最多能生成BaCl2·2H2O晶体___________t 。(保留2位小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