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

    A. 民主科学   B. 自强求富   C. 变法图强   D. 三民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

    A. 近代史的开端   B. 近代化的起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

    A. 1840年   B. 1919年

    C. 1921年   D. 1949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 自强求富   B. 爱国救亡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     )

    1924-1927年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驱除倭寇

    1945-1949年

    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材料中的“强盗们”指(   )

    A. 英法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日联军   D. 美法联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 反对儒家学说   B. 主张白话写作   C. 宣传民主科学   D. 提倡平等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7年山东威海卷) 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 ”是(   )

    A.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中共“七大”的召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下图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某一战役后作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是(   )

    A. 黄海海战   B. 威海卫之战   C. 辽东之战   D. 丰岛海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此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两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

    A. 推翻清朝政府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⑤③①④   D. ⑤②④③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

    ①血染卢沟桥   ②台儿庄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二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A. 鸦片战争

    B. 旅顺大屠杀

    C. 南京大屠杀

    D. 八国联军侵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栏目二:柳暗花明

    (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栏目三:旭日东升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经先后三次沦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掠夺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催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材料二:皇城仅剩下最后一道门:午门。美军架好炮准备轰击,俄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很着急,不想让美国人抢先进入。各国司令官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为了防止一国独占或先占皇宫,暂停对皇宫的军事行动。                            

    材料三: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进入北平、天津。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平津相继沦陷。

    (1)据材料一回答,“一片废墟和大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京这次陷落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3)根据材料三回答,“平津相继沦陷”发生于哪次重大事件之后?

    (4)回顾历史,面对北京(北平)先后三次沦陷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②、③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请你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的结局和影响作一简要评价。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