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举国欢庆。下列活动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升国旗 B.燃放烟花 C.同唱国歌 D.放飞气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9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具有环保意识, 成为建设 “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 B.禁放烟花爆竹

    C.共享单车出行 D.野外焚烧垃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读液体体积

    C. 过滤悬浊液 D. 熄灭酒精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缓慢氧化

    纯净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市盛产茶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中氧的质量分数最低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00 D.单宁酸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8︰26︰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龙冉博士利用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如下图是将 CO2 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

    B.CO2 与 H2 反应时的分子个数比是 1:4

    C.该反应前后共出现了四种物质

    D.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Ne  ②Fe  ③Fe2+  ④H2O2  ⑤NaCl  ⑥SO42-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⑥表示离子,其中③表示亚铁离子,⑥表示四氧化硫离子

    B.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①②,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④表示 H2O2 由 2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在足量的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 CO2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是氯酸钾

    B.反应所用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C.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氧气质量增加

    D.加热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氯酸钾放出氧气较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主要是因为_____,石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这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B中得到10mL的氧气,则同时在A中得到_____mL的氢气。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结论。

    (3)生产自来水时常加入活性炭以清除水中异色、异味,其净化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小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填仪器名称)。

    (4)向B装置的仪器①中加水,使其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继续向仪器①加水,发现仪器①中的液面不下降,则B装置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中采用图1实验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消耗的时间.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的质量(g)

    0.1

    0.2

    0.33

    0.4

    0.5

    0.66

    1

    1.3

    2

    3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20

    1:10

    1:6

    1:5

    1:4

    1:3

    1:2

    2:3

    1:1

    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235

    186

    162

    147

    133

    117

    143

    160

    211

    2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方框内应选择图2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选填字母序号),该收集利用了氧气_____的性质。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

    (3)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更好,请写出前者的一个优点_____。

    (4)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度带来影响。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

    ①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

    ②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待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比反应前镁条质量还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小红按下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按照图2所示,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可说明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请给出合理解释_____。

    拓展延伸: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①: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3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②: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步骤③: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3)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4)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26g 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 9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105g,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