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7 题,其他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句子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妇与猫

    【英国】多丽丝·莱辛

    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

    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同一公寓里的一个小套间去住。她放弃了体面的职业,把对火车和旅行者的热爱也抛到脑后。她房间里总是堆满了鲜艳的旧衣裳,一件样子惹她喜欢而舍不得卖掉的连衣裙啦,一条条串珠形的花边啦,旧皮毛啦,饰带啦等等。

    当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时,就把它抱回家中。它是只杂色猫,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态优美的良种猫来,蒂贝可以说是等而下之了。但是它很有自立精神,当它吃腻了罐头猫食或赫蒂喂它的面包的时候,便自己去捉鸽子吃。她对着猫诉说:“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你这只老脏猫,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你只不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蒂贝,蒂贝,蒂贝。”

    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赫蒂也和别人一样得把猫杀掉。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那条街。她又一次在一间屋子里安下了家。她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她的买卖不错。

    选举在即,这条街上穷人无家可归的状况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成了整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城市的象征。街的一半是改建过的精美雅致的住宅,里面都是大把花钱的人,而另一半则是快要完蛋的房子,住着像赫蒂这样的人。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她和那所房子里的其余四个老太太应该搬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你不能把猫带去。”他机械地说道。

    这时的蒂贝看上去像在雨水和泥泞中缠结成一团的旧毛线,由于在一场恶斗中撕裂了一条肌肉,它的一只眼睛永远半闭着。腹部一侧有一片地方一根毛也没有,上面有块厚厚的伤疤。她想好了主意,她和蒂贝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

    天气变得很冷,圣诞节来了又去了。她看见施工人员的卡车停在了楼外,两个人往下卸他们的工具。到了第二天,赫蒂和她的猫、她那堆满衣服的童车以及她的两条毯子早已无影无踪了。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她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下了家。

    在童车上堆着的大堆衣物下窝了一路的蒂贝跳下车来蹿出房间消失在荒草堆里,捕捉野物充当晚饭去了。它吃饱后高高兴兴地回来了,看来还挺愿意被赫蒂用硬邦邦的瘦骨嶙峋的老胳膊抱在怀里。她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其实她是病了。

    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渺茫希望。头一天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今天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笑着。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她的旧圣诞卡。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

    蒂贝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她的头垂在胸前,密

    密的白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了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

    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

    (有删节)

    1.简要概括小说中“老妇人”的形象特点。

    2.文章画线句表达了老妇人赫蒂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小说花了许多笔量写“猫”,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      ,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②过去外国人时常讥笑我们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其实中国人有一种      的传统精神,在平时他们是看不见的。

    ③大使在他的讲话中还提到,北京和莫斯科的长期联盟关关系是      的,并且有潜质应对新挑战做出调整。

    A. 坚不可摧  颠扑不破  牢不可破   B. 颠扑不破  坚不可摧  牢不可破

    C. 牢不可破  坚不可摧  颠扑不破   D. 牢不可破  颠扑不破  坚不可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 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 ⑤①⑥④②③   B. ③②⑤⑥①④

    C. ③②⑤⑥①④   D. ③⑤②④⑥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B.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

    C.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璧有瑕,请指示王   B.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C.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D.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赵襄王郊迎甘罗   B. 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C. 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   D.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君何以知燕王   B. 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C.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 淳于髡说之以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对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②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③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

    ④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A. 引用  通感  拟物  对比   B. 对偶  拟人  比喻  引用

    C. 引用  比喻  明喻  对偶   D. 对偶  通感  对比  比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先生传

    蔡先生者,讳霁。生而端慧,进止如成人。大父授之经,退务刺其大义。家贫,父自食永春掾史。公内自念:“吾父虽安此,然赵景真闻父叱牛声而泣,岂必其父之不安于耕乎?致身显亲,子职尔。”遂慨然欲以经术自奋。

    遂从入永春。父携公请令。令试而奇之,曰:“勿以俗学没之!”具束脩,令学于傅君。乙亥,出就试,邑令首拔之,补诸生。举万历己卯乡试。丙戌,上春官不第。己丑,始得补玉田县教谕。抵延津,父讣至,一痛几绝。

    服除,补闽之长泰谕。凡孝廉为此职者,得题其衔曰“署”,明其非守官也,外资其禄而心厌薄之。公曰:“否。有禄即官也,何署为?且署独不得有所事事乎?”其立教依经行,而以宽栗剂之。每出私钱具食讲艺,所拔识多显者。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某生持进谢,辞遣之。

    乙未,迁蜀之乐至令。会有采木之役,木所产,人兽绝迹,官给镪①募民役,悬格②啖之耳。约事竣而给之。民先出钱,所给多不能雠其直。桀黠者多相规卸免,单朴者始承其末,流官竟不得其要领。公下车,卒出不意,征父老数辈,人给笔札,令疏注堪应募者姓名,各以所臆疾书。书已,即收之。为之稽粮册,以知其赋之高下;证甲牌,以验其廛之多寡。然后榜示占役者于门。丁弱赋强,则出金助往募者。扉屦③不任者,始得自诉。汰其实者,而抶其诬报及妄求免者。乃更为立补助之条,定番休之规,信给发之约。用大义谕遣之,民始劝往矣。采木罢,寻有旱疫之眚,多方勤抚之,然于豪猾无所错贷,犯科者壹以三尺终始之。

    先生自为孝廉至官归,二十余年,僦屋而居,瘠田十余亩,义不以贫告人。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其子借得邮符,为公归途计,匣之不用。

    (选自明·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

    [注]①镪:成串的钱。②悬格:公布标准。③扉屦:草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退务刺其大义                刺:批评

    B. 有禄即官也,何署为            署:代理

    C. 约事竣而给之                竣:完成

    D. 僦屋而居                   僦:租赁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先奉赠札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己经实行,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B. 春官:《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唐光宅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上春官”也就是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

    C. 下车:从车上下来。古代被封官员坐驿车去上任,后用“下车”指官员初上任。

    D. 三尺:古代剑约长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

    (2)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

    4.根据第四段,概括蔡先生为让百姓服役采取了哪些措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________”和“客船”。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 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 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1)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剌客列传》

    (2)画栋朝飞南浦云,____________。《滕王阁》

    (3)____________,别路绕山川。《春夜别友人》

    (4)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5)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6)水落鱼梁浅,____________。《与诸子登岘山》

    (7)少妇城南欲断肠,____________。《燕歌行》

    (8)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9)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10)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