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

    完成下面小题。

    1.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A. 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 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 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2.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   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狗”的岩石类型对应于图中的

    A. c ①   B. a ②   C. e ③   D. d  ④

    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化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6年 9月 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吸引着世界目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洼坑的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2.下列旅游景观与图中洼坑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A. 新疆魔鬼城   B. 桂林山水   C. 挪威峡湾   D. 海南天涯海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地貌主要发育于山前地带   B. 该河段主要出现在河流发育初期

    C. 该河段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 该河段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2.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B. 该区域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C. 河流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D. 南岸适合于建设港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7年9月 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渝铁路要穿越秦岭,秦岭由南向北自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落叶阔叶林,这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造成上题所述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海拔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

    3.兰渝铁路穿越四川、重庆地区,该地区素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称,关于山区修建交通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山地地区修建交通干线成本高、难度大

    B. 山地地区优先修建铁路,其次才是公路

    C. 山地地区线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D. 山地地区修建交通线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冰岛是坐落在北大西洋中脊上的一个岛屿。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岩浆岩,仅从地表看,冰岛似乎完全由火山喷发形成。然而,地质学家在冰岛的大西洋中脊上发现了古老的火山岩,测年数据表明其年龄值达1300万年,如果按照板块构造学说,那么大西洋中脊上的火山岩都应该是火山新喷发出来的,年龄值应该为零(或没有)。同时,有人认为冰岛应该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过来的,并提供了一些相关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冰岛

    A. 是从西南方向漂移过来的   B. 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大西洋中脊上

    C. 位于板块张裂处,由火山喷发而成   D. 是由被西南风吹来的火山喷发物沉积形成

    2.有人认为冰岛应该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过来的,下列最可能成为此观点证据的是

    A. 大西洋中脊上的巨大断层   B. 位于板块张裂边界处

    C. 厚达300米的深海沉积物   D. 亚热带和温带的古植物及其孢粉沉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针阔混交林   B. 荒漠   C. 热带雨林   D. 常绿阔叶林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海拔   D. 土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年图中各省区中

    A. 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   B. 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

    C. 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 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2.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 性别比例   B. 文化教育水平

    C. 人口年龄结构   D. 经济发展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省行政户籍的人口。下表是我国东南某省2000-2015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省2000¬-2010年人口数量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A. 生育政策   B. 养老保障制度   C. 工业发展   D. 气候条件

    2.据表推测,2010-2015年间该省的人口

    A. 接近环境人口容量   B. 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C. 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净迁入人口为负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图3是“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Burden)  P—人口(Population))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 耕地面积在减少   B. 总人口数在增加

    C. 人均耕地在减少   D. 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 提高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B. 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C. 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 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零售业用地   B. 办公用地

    C. 生产用地   D. 居住用地

    2.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

    A. 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B. 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C. 交通通达度高   D. 建筑物高大稠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图中虚线为该地区未来的道路规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 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 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 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 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2.规划交通线建成后,下列说法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 三地地租水平将是:丙>甲>乙   B. 该区域内,类似甲的服务中心数量最多

    C. 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D. 丙地服务范围将包含乙地服务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名称。

    a和b是_______岩,c是_______岩,d是_______岩。

    (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             固结成岩

    ②             上升冷却凝固

    ③             重熔再生

    ④             变质作用

    (3)从褶曲的弯曲形态判断,图中甲地是________;从地表的形态判断,该地的地貌是________。

    (4)丙地岩体相对两侧岩体的位移方向是________(上升或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塑造当地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深居内陆,距海远               B.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 河、湖的水量较少                D.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

    (2)古丝绸之路从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经过,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推断,该区域应是温带草原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但该地出现绿洲,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3)图中聚落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简要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这一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在20~30岁为成年型人口;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  下表示意部分国家人口中位数(单位:岁)及变化

    (1)简述表中人口年龄中位数的特点。

    (2)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变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此你有何合理建议?

    (3)表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产生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