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选择题 6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ɡ)   贮蓄(zhù)    粗犷(kuànɡ)   澄清(dènɡ)

    B. 花苞(bāo)    嘹亮(liáo)   应和(yìnɡ)    黄晕(yùn)

    C. 莅临(wèi)    看护(kàn)    抖擞(shù)     卖弄(nònɡ)

    D. 朗润(rùn)    宛转(zhuǎn)   水藻(zào)     静谧(m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字词积累——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适  化装  屋檐  绿茵茵

    B. 窠巢  淅沥  漂泼  花枝招展

    C. 捷毛  高邈  娇媚  呼朋引伴

    D. 烘托  吝啬  干涩  抖擞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夜色如澜,璀璨的光环境与建筑整体完美融合,花枝招展。

    B. 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下一年的行程。

    C. 梨花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整个枝头,好像是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自我欣赏似的。

    D. 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让人受不了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下列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

    B.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东坡居士——唐朝

    C.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代

    D. 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东汉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语言运用——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老年人其实需要更多的关爱。

    B. 王大爷是个跳绳高手,每分钟能跳大约160个左右。

    C.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的故乡是陕西富平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观沧海》:_______,以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_____。

    (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

    (4)《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7)大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请写出他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池塘

    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便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便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选自《西安日报》)

    1.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

    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秋思

    梁衡

    ①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的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甲]________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乙]________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丙]________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②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平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③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④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味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

    1.下列词语中,填在第①段甲、乙、丙处横线上最恰当的分别是哪个词?(只填序号)

    A.拼  B.组  C.穿  D.披  E.盖  F.铺

    甲:____ 乙:_____ 丙:_____

    2.第②段的首句“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第③段“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4.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写出三种并举出例句。

    5.本文对“大自然的秋色”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读完本文,你能否想起一些与秋有关的古诗词?请把它们默写下来。(不少于三句,要求写出作者、朝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明旅游

    材料一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 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9 000多万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十有八九会说: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好在哪儿,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当地人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选自《城市快报》)

    材料二

    泰国官员2月28日证实,位于泰国清莱的白庙因中国游客的不文明如厕行为,近日决定增建一处洗手间,供除中国游客外的泰国居民及其他国家游客使用。去年,到泰国旅游的所有外国游客中,中国人最多。部分中国游客在泰国的不雅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之前报道中,就曾有中国游客脚踢泰国景区古钟的丑闻。目前,泰国官员针对此类事件已制作中文礼仪手册,写明在泰国旅游中提倡的礼仪规范。

    (选自2014.2.28腾讯新闻)

    材料三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不文明行为

    乱丢垃圾

    不尊重风俗习惯

    对景区规定不以为然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插队

    随地吐痰

    投票结果

    72%

    31%

    13%

    46%

    8%

    65%

    材料四

    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选自新华网)

    观点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地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选自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观点三: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财富上涨而素质更低下,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选自网友评论)

    1.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些特点?请分别归纳。

    2.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

    B. 2012年中国居民出境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

    C. 出国旅游的人都在感慨中国人真多,因为一到假日,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都是中国人了。

    D. 对于中国人来说,旅游就是到此一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照片。

    3.根据“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中的数据,概括其主要信息。

    4.怎样改变中国游客被贴“标签”的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写“杨花落”“子规啼”的目的是什么?

    2.“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中的“过五溪”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如今正是北雁南飞、瓜果飘香,大地丰收的季节,班上准备在10月15日进行一次“感受自然,享受秋天”的秋游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吧!

    2.出发之前,老师和同学们推荐你给同学们讲几句话,请把你要讲的话写在下面。

    3.李明因病住院不能参加这次活动,请你代李明给张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