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多选题 1 题,填空题 1 题,计算题 1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

    A. 铁   B. 氯化钠   C. 水   D. 硝酸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放热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储存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因为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很强的黏合作用。硅酸钠的化学式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厨房做红烧肉的时候,为了使烧出来的肉更香,向锅里面加入了少量的白酒和食醋,生成了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和水,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属于有机物

    B. 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C. 白酒和食醋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和④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 ②、③、④均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C. ③和⑤两种粒子可形成XY型化合物 D. ①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生成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水的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 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大量制取氢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

    A.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到另一容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不发生反应.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反映实验目的符合如图装置的设计意图的是  

    说明CO具有还原性;

    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利用能源;

    说明CO得氧产物是

    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碳酸转化成X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 由碳转化为X一定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C. 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X,只能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 n的数值是12

    C. 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

    D.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 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C. 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2012•绵阳)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A.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

    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

    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

    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4分)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ClO2消毒,漂白粉2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 X的化学式为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举出一种节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滤渣和滤液成分的探究。

    若向反应后所得滤渣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含有的金属为______。

    作出猜想: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镁、硝酸锌和硝酸银,请简要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王同学要想测定二块合金、乙中铜的质量分数,但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根据学过的知识。

    你认为他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是哪一块合金?是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

    现小王取该合金粉末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则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______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消耗锌粒质量为        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