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情景默写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荐举与科举

    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其被简拔与否,关键在于伯乐的慧眼。就结果而言,荐举制在乱世环境与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所取得的效果判然有别。

    在春秋战国及曹操时代,荐举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官标准,宣布一个人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品德如何恶劣、曾有过何等的劣迹,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他都会重用。

    荐举之所以能在乱世执行较好,主要原因是乱世存在有效的危机约束机制。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使大家真正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无论上司简拔下属,还是下属拥戴上司,都不得不把真才实干放在首位。

    可是,荐举一旦到了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没有乱世里的那套生死存亡的危机约束机制,人的私心及贪欲很快就暴露出来,将荐举制中脆弱的理性及公平掏空。无论是两汉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都很快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察举制的结果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九品中正制的结果是,负责选人的中正(官名)一点也不中正,屁股完全坐到了世家大族那一边,使该制度彻底沦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工具。

    而科举制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情非得已时所划的一道杠杠而已。科举制与其说是较为优秀的官僚选拔制度,不如说是只为优秀的文人选拔及塑造的制度。科举及第者多是一流的文人,而一流的文人却多非一流的政治家。文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而政治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复杂的问题提炼为很简单;文人最需要的是多情,而政治家最忌讳的是妇人之仁。

    从从政的需要来看,科举出身的文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可是,科举偏偏令苏轼之类“天生就是文人”的人,其人生志向或者说是人生第一志向不是写诗而是做官,且官瘾都还不小;同时科举还使他们不仅能当上官,而且多半要在仕途上不断地遭遇坎坷及沧桑,进而因为沧桑而柔肠寸断,由于坎坷而入木三分,总之是越来越适宜写诗了。结果事与愿违,一心想当的大官未必当成,大诗人反倒切切实实地做成了。

    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正面意义较多,毕竟科举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最公平(但非公正)的选官制度,毕竟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大多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用笨蛋要好。

    但从今天的角度看,科举又确实负面性很多。科举诞生后,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眼睛则被紧紧锁在获得乌纱帽必备的敲门砖——儒家经典及文学创作上,对社会发展作用更大、更直接、更具体的自然科学技术,却被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科举走向成熟、发达的宋代以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可结果却是越想越片面,越走越极端,越“发展”越钳制人性,直到今天仍余孽未消。

    科举使中国读书人纷纷成为或者渴望成为统治体系内的一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无法产生不同于封建制度、思想及伦理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科举本质上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久而久之,科举制也就很自然地强化了国人本已浓厚的名利心,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対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

    1.下列有关“荐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荐举制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对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

    B.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见,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里,九品中正制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

    C. 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

    D. 荐举制在乱世执行较好,而在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中,则被掏空了脆弱的理性及公平。

    2.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要好。

    B. 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的负面性很多,它让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

    C. 科举制诞生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

    D. 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多非一流的政治家。

    3.下列分析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缺乏危机约束机制下,荐举制得以较好实行的前提之一是:荐举者须是既有识人慧眼

    又具无私品德的人。

    B. 科举虽然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最公正的选官制

    度,但在本质上,却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

    C. 科举不仅使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自然科学,且高度强化了国人官本位意识,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

    D. 无制度保证荐举者公正无私,且荐举权基本被贵族垄断,所以九品中正制在诞生不久自然地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成为贵族把持政治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 年轻的律师与诸多租客共用一个厨房,他发现自己放在冰箱里的食物经常不胫而走。

    C. 警方搜集了歹徒所留下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抓住犯罪嫌疑人,宣告案件告破。

    D. 在今天的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春 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 水先生。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第三联中“逆”“私”二字的妙处。

    (2)怎样理解第一联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下坡或者上坡

    侯德云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勾当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老周的心情也很不平静。

    说实话,如果早知道那个黄昏有交通事故发生,我会拒绝老周来接我。也就是说,我会避免让老周的奥迪轿车从那个下坡路或者上坡路经过。避免了这件事,我们两个就会在晚上六点钟准时走进农家菜馆,点几个可口的小菜,比如小葱拌毛虾、干煎黄花鱼、酱焖海兔什么的,再来一钵“王妈疙瘩汤”,好好地小酌一番。可惜,交通事故这东西不像地震,事先还能给你个预兆。交通事故不是这样,一点说法都没有,咔嚓一声,就发生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我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坐好,奥迪便缓缓驶出县政府的大门。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

    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老周,别管闲事!”

    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 ”

    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像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

    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 ”

    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 ”

    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 ”

    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 ”

    老周把前后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老周先把奥迪开回了家,然后我们打车奔向富丽华大酒店。看老周的架势,真的要一醉方休了。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

    B. 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

    C. 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

    D. 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

    E. 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

    2.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用?

    4.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节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B.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天回应美日等对中国防空识别区的相关言论时指出,所谓引发地区紧张完全是无稽之谈,奉劝有关方面停止挑事生非。

    C. 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他的论文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评价。

    D.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 ①④⑥②③⑤

    B. ②③④⑥⑤①

    C. ③④⑥②①⑤

    D. ⑤③②④⑥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一则请假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不妥当的地方,请分条指出并简述修改意见。

    请假条

    李明因昨天下午放学后,在骑车回家途中,不慎跌倒,扭伤足踝,不能到校学习,需要请假,请务必批准。

    不妥之处及修改意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出“4G” 的几点优越性,不超过25个字。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诗词默写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_______ 。

    4)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5)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7)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________________。”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作文

    请你以“中国梦,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抄袭套作,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学习名称等,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