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名著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恍惚(hū)   匀称(chèng)   莅临(lì)   奢望(shē)

    B. 静谧(mì)   倔强(juè)    堕落(zhuì)  滑稽(jī)

    C. 庇护(bì)   收敛(liǎn)   黄晕(yùn)   攲斜(qī)

    D. 分歧(qí)   贮藏(zhù)    干涸(hé)   唱和(h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徘徊   头晕目眩   瘦骨嶙峋   险象跌生

    B. 娇媚   擎天撼地   闲情逸致   绝处逢生

    C. 热忱   忍峻不禁   玲珑剔透   春华秋实

    D. 坍塌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骇人听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文不对题,纵使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枉然。

    B.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贺高铁建成通车之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 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C. 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生命,需要珍藏。珍藏一句劝告,       ;珍藏一份付出,      ;珍藏一回教训,      ;珍藏一次挫折,     

    ①人会变得睿智   ②人会变得无私   ③人会变得谦和   ④人会变得奋进

    A. ④②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他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B. 古时女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C. 敬称是表示尊称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本段文字节选自     (人名)创作的《     》(作品)。

    (2)“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填空。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思念与牵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漂泊异国他乡的游子,面对落日触景生情,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回答)

    (3)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子曰:“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秦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课文题目:    

    理由: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人们常说“诗言志”,这首诗表现得最为明朗,全诗以“____”字总领,借景抒情,“歌以咏志”,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使全诗充满了______的情调。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成功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请你选择一种写法,结合诗歌内容加以阐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到任担任并州牧时,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太丘舍去(______)   (2)则是无信(______)

    (3)及事讫(______)     (4)先期一日(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D. 其为人/若此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卖伞的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下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雨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自己不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清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⑪“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⑫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文中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2.请简析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4.“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次考试

    何为

    ①著名的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个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②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③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④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声音?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⑤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⑥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是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⑦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⑧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在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赋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⑨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⑩那弄堂里有些墙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而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什么。

    ⑪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⑫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弄堂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⑬这就是全部经过。

    ⑭“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⑮“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

    ⑯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差点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好像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给每一个人。

    1.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初试艺惊四座→(______)→教授调查原因→(______)→破格录取伊玲

    2.第⑤段中,描写窗外景物有什么作用?

    3.品读第②段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4.第⑯段,“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为何“走得很快”?

    5.请说说标题“第二次考试”的含义。

    6.这个故事塑造了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主角,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虫鱼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题目: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